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2页 |
1.1 原子团簇简介 | 第13-14页 |
1.2 单质金属原子团簇 | 第14-18页 |
1.3 混合原子团簇 | 第18-25页 |
1.3.1 混合金属原子团簇的结构 | 第18-22页 |
1.3.2 混合金属原子团簇的磁性 | 第22-25页 |
1.4 以混合原子团簇为基元的低维结构 | 第25-27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7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| 第32-53页 |
2.1 引言 | 第32-33页 |
2.2 基于修正的Velocity-Verlet算法的团簇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33-37页 |
2.2.1 基于修正的Velocity-Verlet算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建立 | 第34-35页 |
2.2.2 算法的可靠性及验证 | 第35-37页 |
2.2.3 固定结构的双金属团簇检索方法 | 第37页 |
2.3 基于逐个微位移压缩膨胀模型的核壳结构团簇计算方法 | 第37-47页 |
2.3.1 逐个微位移压缩膨胀模型 | 第38-39页 |
2.3.2 基于逐个微位移压缩膨胀模型的核壳结构团簇计算方法 | 第39-44页 |
2.3.3 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及验证 | 第44-47页 |
2.4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| 第47-50页 |
2.5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第三章 二十面体Pd_xAg_(13-x)(x=0-13)团簇的结构和磁性 | 第53-69页 |
3.1 引言 | 第53-54页 |
3.2 计算方法与计算参数选取 | 第54-56页 |
3.3 计算结果和讨论 | 第56-66页 |
3.3.1 Pd_xAg_(13-x)团簇的结构 | 第56-64页 |
3.3.2 Pd_xAg_(13-x)团簇的磁性 | 第64-66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第四章 二十面体Cu_xAg_(13-x)(x=0-13)团簇的结构和偏析效应 | 第69-80页 |
4.1 引言 | 第69-71页 |
4.2 计算方法与计算参数选取 | 第71-72页 |
4.3 计算结果与讨论 | 第72-77页 |
4.3.1 Cu_xAg_(13-x)团簇的结构 | 第72-74页 |
4.3.2 Cu_xAg_(13-x)团簇的偏析效应 | 第74-77页 |
4.4 本章总结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
第五章 A@B_8@C_(10)(A=B; B=Fe,Mn; C=Mg)的结构和磁性 | 第80-95页 |
5.1 引言 | 第80-81页 |
5.2 计算方法与计算参数选取 | 第81-83页 |
5.3 计算结果与讨论 | 第83-91页 |
5.3.1 B@Fe_8@Mg_(10)的结构和磁性 | 第84-87页 |
5.3.2 B@Mn_8@Mg_(10)的结构和磁性 | 第87-91页 |
5.3.3 以A@_B8@C_(10)团簇为基元的低维结构 | 第91页 |
5.4 本章总结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5-98页 |
6.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| 第95-96页 |
6.2 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96-97页 |
6.3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| 第97-98页 |
6.3.1 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97页 |
6.3.2 展望 | 第97-98页 |
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| 第98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