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前言 | 第9-21页 |
1.1 纳他霉素简介 | 第9-12页 |
1.1.1 纳他霉素的结构与性质 | 第9-10页 |
1.1.2 纳他霉素的抑菌机理 | 第10页 |
1.1.3 纳他霉素的安全性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1.4 纳他霉素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1.2 纳他霉素生产菌株的基因工程研究 | 第12-15页 |
1.2.1 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| 第12-14页 |
1.2.2 纳他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 | 第14-15页 |
1.3 国内外纳他霉素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4 纳他霉素生产菌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4.1 传统诱变育种 | 第17页 |
1.4.2 基因工程育种 | 第17-19页 |
1.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19-21页 |
1.5.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9页 |
1.5.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9-2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40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1-25页 |
2.1.1 菌种及质粒 | 第21-22页 |
2.1.2 工具酶、抗生素及相关试剂 | 第22-23页 |
2.1.3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3页 |
2.1.4 培养基配方 | 第23-24页 |
2.1.5 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5-40页 |
2.2.1 褐黄孢链霉菌(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)基因组的提取 | 第25-26页 |
2.2.2 大肠杆菌的化学转化 | 第26页 |
2.2.3 琼脂糖DNA凝胶电泳 | 第26-27页 |
2.2.4 褐黄孢链霉菌对阿普霉素的敏感性实验 | 第27页 |
2.2.5 载体pIMEP的介绍 | 第27-28页 |
2.2.6 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8-35页 |
2.2.7 高产纳他霉素工程菌株的构建 | 第35-38页 |
2.2.8 褐黄孢链霉菌工程菌株与出发菌株的摇瓶发酵及发酵产物分析 | 第38-40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61页 |
3.1 褐黄孢链霉菌对阿普霉素的敏感性实验 | 第40页 |
3.2 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0-46页 |
3.2.1 褐黄孢链霉菌基因组总DNA提取 | 第41页 |
3.2.2 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1-44页 |
3.2.3 含多个基因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4-46页 |
3.3 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| 第46-54页 |
3.3.1 基因工程菌株的筛选和验证 | 第46-53页 |
3.3.2 基因工程菌株遗传稳定性验证 | 第53-54页 |
3.4 基因工程菌株的摇瓶发酵 | 第54-61页 |
3.4.1 摇瓶发酵验证单基因表达的工程菌株对纳他霉素产量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3.4.2 摇瓶发酵验证基因串联表达的工程菌株对纳他霉素产量的影响 | 第57-61页 |
4 结论 | 第61-62页 |
5 展望 | 第62-63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9-70页 |
8 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