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1.3.1 国内外磁力检测发展 | 第13-14页 |
1.3.2 力-磁耦合研究 | 第14-18页 |
1.3.3 相对磁导率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| 第19-22页 |
1.4.1 课题来源 | 第19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2页 |
第2章 弹性变形阶段力磁耦合建模 | 第22-34页 |
2.1 物质的磁性 | 第22-23页 |
2.2 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 | 第23-24页 |
2.3 根据系统能量平衡原理建模 | 第24-26页 |
2.4 磁机械效应原理建模 | 第26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塑性变形阶段力磁耦合建模 | 第34-48页 |
3.1 位错运动 | 第34-35页 |
3.2 塑性变形阶段应力与磁化强度关系建立 | 第35-39页 |
3.3 钉扎系数k随磁化强度和磁场的变化 | 第39-40页 |
3.4 畴壁移动 | 第40-41页 |
3.5 塑性变形对模型参数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3.6 磁偶极子理论模型 | 第43-46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4章 应力与相对磁导率关系研究 | 第48-60页 |
4.1 相对磁导率与检测信号的关系模型 | 第48-51页 |
4.1.1 磁路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1.2 相对磁导率计算 | 第49-51页 |
4.2 相对磁导率测量实验平台 | 第51-52页 |
4.3 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52-58页 |
4.3.1 不同波形激励信号对磁滞回线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4.3.2 频率对相对磁导率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4.3.3 最佳频率验证 | 第56-57页 |
4.3.4 拉伸试样相对磁导率与应力关系 | 第57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5章 有限元仿真 | 第60-74页 |
5.1 地磁要素 | 第60-62页 |
5.2 COMSOLMultiphysics有限元力磁耦合仿真过程 | 第62页 |
5.3 建模与网格划分 | 第62-64页 |
5.4 静力学分析 | 第64-66页 |
5.5 静磁学分析 | 第66-69页 |
5.6 力磁耦合有限元仿真 | 第69-73页 |
5.6.1 力磁耦合关系模型 | 第69页 |
5.6.2 不同拉力对X70钢磁场大小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5.6.3 不同缺陷孔径对X70钢磁场大小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5.6.4 不同孔深对X70钢磁场大小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5.6.5 不同提离值对X70钢磁场大小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6章 X70钢平板试样拉伸实验 | 第74-88页 |
6.1 实验方案与设备 | 第74-80页 |
6.1.1 X70钢应力应变曲线测量实验 | 第74-76页 |
6.1.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| 第76-80页 |
6.1.3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80页 |
6.2 X70钢平板试样未退磁拉伸实验 | 第80-83页 |
6.2.1 弹性变形阶段 | 第80-82页 |
6.2.2 塑性变形阶段 | 第82-83页 |
6.3 X70钢平板试样退磁拉伸实验 | 第83-86页 |
6.3.1 试件退磁前后比较 | 第84页 |
6.3.2 弹性变形阶段 | 第84-85页 |
6.3.3 塑性变形阶段 | 第85-86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结论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| 第96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