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调度、管理、通信论文

考虑电动汽车随机负荷接入的配电网保护方案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电动汽车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电动汽车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模式第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模型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适应电动汽车接入的配电网保护方案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内容第15-17页
第2章 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第17-2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7页
    2.2 电动汽车充电机的工作原理第17-18页
    2.3 考虑变流器控制的电动汽车短路电流计算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VSR的数学模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VSR的功率方程及简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动汽车三相短路电流解析式推导第20-24页
    2.4 仿真验证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的仿真模型搭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电动汽车短路电流计算值算例计算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计算值与仿真值的对比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 电动汽车随机负荷特性及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第28-4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3.2 电动汽车随机负荷充电对配电网负荷特性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电动汽车随机负荷充电功率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规模化电动汽车随机负荷充电对区域负荷特性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3.3 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传统电流保护整定原则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动汽车充电导致保护误动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造成保护灵敏度下降第33-34页
    3.4 案例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电动汽车充电导致保护误动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造成保护灵敏度下降第38-3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4章 考虑电动汽车随机负荷的配电网保护方案第41-5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4.2 基于灵敏度的电流保护后备段整定方法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电流保护后备段的传统整定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电流保护后备段整定新方法第43-45页
    4.3 区域式后备电流保护方案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区域式后备电流保护方案的提出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区域式后备电流保护的判据第45-47页
    4.4 算例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1-53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7-5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58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HZSM-5分子筛织构及表面酸性质对甲醇制丙烯(MTP)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反应精馏工艺在硅烷生产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