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4页 |
1.1.1 Farside侧面碰撞介绍 | 第11-12页 |
1.1.2 典型事故分析 | 第12-13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1.2.1 国外Farside工况侧面碰撞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2 国内Farside工况侧面碰撞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3 汽车侧面碰撞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2.4 AIS伤害等级评价标准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Farside损伤生物力学研究及整车建模 | 第21-35页 |
2.1 Farside工况下人体损伤介绍 | 第21-22页 |
2.2 假人模型 | 第22-25页 |
2.2.1 Farside工况中试验假人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2.2.2 THUMS有限元模型简介 | 第23-25页 |
2.3 碰撞载荷下人体头部和胸部的损伤机理 | 第25-28页 |
2.3.1 损伤生物力学介绍 | 第25-26页 |
2.3.2 头部损伤类型和机理 | 第26-27页 |
2.3.3 胸部损伤类型和机理 | 第27-28页 |
2.4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| 第28-30页 |
2.4.1 整车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28-29页 |
2.4.2 MDB侧面碰撞整车模型对标 | 第29-30页 |
2.5 Farside侧面碰撞整车模型建立 | 第30-34页 |
2.5.1 AE-MDB壁障介绍与建模 | 第31-33页 |
2.5.2 THUMS模型的摆放 | 第33-3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Farside侧面碰撞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| 第35-48页 |
3.1 Farside滑台模型建立及验证 | 第35-39页 |
3.1.1 滑台试验的搭建 | 第35-36页 |
3.1.2 滑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7页 |
3.1.3 滑台模型准确性验证 | 第37-39页 |
3.2 THUMS人体模型可靠性的验证 | 第39-46页 |
3.2.1 基于THUMS人体的Farside模型建立 | 第40-41页 |
3.2.2 两模型一致性验证 | 第41-4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4章 基于THUMS模型乘员伤害研究 | 第48-58页 |
4.1 Farside侧碰损伤影响因素 | 第48页 |
4.2 正交试验设计 | 第48-51页 |
4.2.1 正交分析法介绍 | 第48-49页 |
4.2.2 模型的构建 | 第49-51页 |
4.3 基于THUMS模型乘员伤害研究 | 第51-56页 |
4.3.1 伤害结果分析 | 第51-55页 |
4.3.2 各部位伤害综合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5章 整车乘员保护的优化与验证 | 第58-66页 |
5.1 乘员间气囊点爆时刻研究 | 第58-59页 |
5.2 整车下Farside侧面碰撞乘员损伤研究 | 第59-63页 |
5.2.1 约束系统建模 | 第59-60页 |
5.2.2 THUMS损伤研究 | 第60-63页 |
5.3 优化后乘员损伤研究 | 第63-65页 |
5.3.1 优化建模优化后乘员损伤研究 | 第63页 |
5.3.2 优化后乘员损伤研究 | 第63-6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6-68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66-67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