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双向AC-DC变换器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乘法器控制方法 | 第11页 |
1.2.2 单周期控制方法 | 第11-14页 |
1.3 双向AC-DC变换器的技术指标 | 第14-15页 |
1.3.1 总谐波畸变 | 第14页 |
1.3.2 功率因数 | 第14-15页 |
1.4 单周期控制在AC-DC变换器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8页 |
1.4.1 双极性峰值电流控制引起的电流谐波及直流偏置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4.2 单周期控制的电流滞后问题 | 第16-17页 |
1.4.3 电网畸变引起的电流谐波问题 | 第17-18页 |
1.4.4 电感非线性引起的电流谐波问题 | 第18页 |
1.5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单周期控制原理及稳定性分析 | 第20-36页 |
2.1 无电网电压检测的单周期控制 | 第20-23页 |
2.2 电压外环的设计 | 第23-25页 |
2.2.1 外环PI参数设计 | 第23-24页 |
2.2.2 外环PI输出100Hz纹波衰减 | 第24-25页 |
2.3 无电网电压检测单周期控制稳定性分析 | 第25-30页 |
2.3.1 交流侧功率P_(ac)恒定,电感量L对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2 电感量L恒定,交流侧功率P_(ac)对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3.3 逆变模式稳定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3.4 无电网电压检测单周期控制仿真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4 适用于双向AC-DC变换器的单周期控制 | 第30-34页 |
2.4.1 单周期控制双向稳定的实现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4.2 固定虚拟抬升电阻R_f的电流抬升方式 | 第32-33页 |
2.4.3 双向AC-DC变换器单周期控制仿真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数字单周期控制 | 第36-49页 |
3.1 双极性峰值电流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2 数字平均电流控制实现方法 | 第37-39页 |
3.3 交流侧功率P_(ac)给定的单极性数字单周期控制 | 第39-43页 |
3.3.1 单极性单周期控制工作原理 | 第39-42页 |
3.3.2 单周期控制P_(ac)给定实现方法 | 第42-43页 |
3.4 固定抬升电阻R_f方式下模拟与数字OCC仿真对比 | 第43-44页 |
3.5 固定抬升电阻R_f方式下电流相位滞后问题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5.1 单周期控制实际等效模型建立 | 第44-45页 |
3.5.2 固定R_f方式下变换器功率因数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6 固定并联电阻R_p方式恒功率因数单周期控制 | 第46-4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电网畸变下单周期控制电流谐波抑制的实现 | 第49-59页 |
4.1 电网畸变对单周期控制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2 二阶广义积分器原理 | 第50-53页 |
4.3 二阶广义积分单周期控制器设计 | 第53-55页 |
4.4 加入二阶广义积分前后仿真对比 | 第55-5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5章 非线性电感下电流谐波的产生与消除方法 | 第59-69页 |
5.1 非线性电感对单周期等效模型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5.2 非线性电感下电流畸变程度等效求解方法 | 第61-63页 |
5.3 非线性电感造成的电流谐波补偿 | 第63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69-78页 |
6.1 实验平台构建 | 第69页 |
6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9-77页 |
6.2.1 非线性电感工频压降补偿效果 | 第69-71页 |
6.2.2 不同R_p下单周期控制稳定裕度对比 | 第71-73页 |
6.2.3 二阶广义积分对电网背景谐波抑制效果 | 第73-75页 |
6.2.4 动态实验 | 第75-77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78-79页 |
7.2 未来展望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