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紫光国芯财务报表分析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2 技术路线图 | 第17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哈佛分析框架的相关理论 | 第18-22页 |
2.1 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哈佛分析框架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2.1 战略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2.2 会计分析 | 第20页 |
2.2.3 财务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4 前景分析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紫光国芯概况 | 第22-29页 |
3.1 半导体行业现状 | 第22-25页 |
3.2 紫光国芯基本概况 | 第25-27页 |
3.2.1 紫光国芯背景 | 第25页 |
3.2.2 紫光国芯组织机构 | 第25-27页 |
3.3 紫光国芯财务状况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紫光国芯战略分析 | 第29-35页 |
4.1 行业环境分析 | 第29-31页 |
4.1.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| 第29-30页 |
4.1.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| 第30页 |
4.1.3 客户的议价能力 | 第30页 |
4.1.4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替代能力 | 第30页 |
4.1.5 潜在竞争者的进入的能力 | 第30-31页 |
4.2 竞争战略分析 | 第31-35页 |
4.2.1 企业自身优势 | 第31页 |
4.2.2 企业自身劣势 | 第31-32页 |
4.2.3 企业的外部机会 | 第32-33页 |
4.2.4 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| 第33-35页 |
第5章 紫光国芯会计分析 | 第35-45页 |
5.1 关键会计科目确定 | 第35页 |
5.2 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分析 | 第35-43页 |
5.2.1 存货分析 | 第35-37页 |
5.2.2 应收账款分析 | 第37-40页 |
5.2.3 无形资产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2.4 开发支出 | 第41-42页 |
5.2.5 商誉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3 会计政策变更 | 第43-45页 |
第6章 紫光国芯财务分析 | 第45-56页 |
6.1 财务状况纵向分析 | 第45-49页 |
6.1.1 紫光国芯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 | 第45-47页 |
6.1.2 紫光国芯利润表趋势分析 | 第47-48页 |
6.1.3 紫光国芯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 | 第48-49页 |
6.2 比率分析 | 第49-52页 |
6.2.1 杜邦分析法 | 第49-50页 |
6.2.2 偿债能力分析 | 第50-51页 |
6.2.3 盈利能力分析 | 第51页 |
6.2.4 营运能力分析 | 第51-52页 |
6.3 综合分析 | 第52-56页 |
第7章 紫光国芯前景分析 | 第56-59页 |
7.1 紫光国芯的前景预测 | 第56-57页 |
7.1.1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| 第56页 |
7.1.2 企业自身发展预测 | 第56-57页 |
7.2 紫光国芯的财务预测 | 第57-59页 |
第8章 紫光国芯经营管理问题及建议 | 第59-63页 |
8.1 经营管理问题 | 第59-60页 |
8.2 建议 | 第60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