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--基于中国省级政府的经验数据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1.3.1 地方税收竞争的一般理论研究 | 第11-14页 |
1.3.2 地方税收竞争的实证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.3 文献评析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框架 | 第17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5 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2页 |
2.1.1 地方税收竞争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1.2 地方税收竞争的存在原因 | 第20-21页 |
2.1.3 地方税收竞争的竞争类型 | 第21-22页 |
2.2 地方税收竞争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2.2.1 传统税收竞争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新经济地理学派集聚租理论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机理分析 | 第25-32页 |
3.1 我国各地宏观税负水平的分布 | 第25-28页 |
3.2 我国地方税收竞争的形成及类型 | 第28-31页 |
3.2.1 我国地方税收竞争的形成 | 第28-29页 |
3.2.2 我国地方税收竞争的竞争类型 | 第29-31页 |
3.3 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机理分析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效应模型设定 | 第32-41页 |
4.1 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效应的门槛面板模型 | 第33-37页 |
4.1.1 主要变量设定 | 第33-35页 |
4.1.2 门槛面板模型设定 | 第35-36页 |
4.1.3 回归模型 | 第36-37页 |
4.2 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 | 第37-41页 |
4.2.1 空间杜宾模型 | 第38-39页 |
4.2.2 空间权重设定 | 第39-40页 |
4.2.3 空间模型的边际效应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效应模型实证结果 | 第41-53页 |
5.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2 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分析 | 第43-48页 |
5.2.1 门槛效应检验 | 第43-45页 |
5.2.2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3 地方税收竞争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 | 第48-53页 |
5.3.1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 | 第48-50页 |
5.3.2 空间模型边际效应的实证结果 | 第50-5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3-57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53-54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54-57页 |
6.2.1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建设 | 第54-55页 |
6.2.2 完善税收征管以规范税收竞争秩序 | 第55页 |
6.2.3 协调地区发展实现地区合作共赢 | 第55页 |
6.2.4 改革建设多层次税收优惠体制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