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肿瘤学论文--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--女性生殖器肿瘤论文--子宫肿瘤论文

PBX3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PBX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第11-35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材料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主要试剂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主要仪器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细胞培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组织标本第16页
    1.3 方法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总RAN提取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cDNA的合成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实时定量PCR(Real-time PCR)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细胞总蛋白提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蛋白质免疫印迹(Western-blot)实验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组织总RNA提取、cDNA合成和Real-time PCR实验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7 组织总蛋白提取和Western-blot实验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8 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判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0 临床病理学数据收集、随访及伦理依据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1 统计学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1.4 结果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PBX3 mRNA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PBX3蛋白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PBX3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PBX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PBX3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6 PBX3蛋白表达水平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7 PBX3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第27-28页
    1.5 讨论第28-34页
    1.6 小结第34-35页
第二章 PBX3表达水平对宫颈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第35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5页
    2.2 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试剂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细胞培养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动物饲养及伦理依据第35页
    2.3 方法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BX3-si RNA载体质粒的构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细胞总RNA提取、c DNA合成和Real-time PCR实验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细胞总蛋白提取和Western-blot实验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噻唑蓝(MTT)实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宫颈癌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和观察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组织总蛋白提取和Western-blot实验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PBX3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和信号通路研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统计学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2.4 结果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成功建立PBX3-si RNA稳定转染细胞系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PBX3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细胞增殖有关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PBX3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相关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PBX3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有关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PBX3可能通过AKT信号通路影响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第43页
    2.5 讨论第43-46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46-47页
第三章 结论第47-48页
    3.1 结论第47页
    3.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67页
英文缩略词表第67-69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断奶应激对羔羊消化道结构与功能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
下一篇:乳腺钼靶X线病灶检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