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引言 | 第9-10页 |
1.2 陶瓷基自润滑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2.1 制备工艺 | 第10-13页 |
1.2.2 固体润滑剂 | 第13-14页 |
1.2.3 摩擦试验温度 | 第14-15页 |
1.2.4 对摩材料 | 第15-16页 |
1.3 润滑膜的形成机制 | 第16-18页 |
1.4 陶瓷基自润滑复合陶瓷的摩擦磨损机制 | 第18-19页 |
1.5 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| 第19页 |
1.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| 第20-31页 |
2.1 实验原料 | 第20-21页 |
2.2 实验仪器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3 ZrO_2 基复合陶瓷的制备 | 第22-26页 |
2.3.1 实验方案 | 第22-23页 |
2.3.2 工艺流程图 | 第23-24页 |
2.3.3 微波烧结 | 第24-26页 |
2.4 试样处理 | 第26页 |
2.5 力学性能测试 | 第26-28页 |
2.5.1 相对密度 | 第26页 |
2.5.2 表观孔隙率 | 第26-27页 |
2.5.3 维氏硬度 | 第27页 |
2.5.4 断裂韧性 | 第27-28页 |
2.5.5 抗弯强度 | 第28页 |
2.6 摩擦学性能测试 | 第28-30页 |
2.6.1 摩擦系数 | 第28-30页 |
2.6.2 磨损率 | 第30页 |
2.7 物相分析及组织观察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复合粉制备工艺对ZrO_2-Al_2O_3-石墨复合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| 第31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实验内容 | 第31-32页 |
3.3 烧结工艺对ZrO_2-Al_2O_3-石墨复合陶瓷烧结体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4 制备方法对ZrO_2-Al_2O_3-石墨复合陶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| 第33-43页 |
3.4.1 复合粉体形貌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4.2 球磨工艺 | 第34-36页 |
3.4.3 物相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4.4 制备方法对ZrO_2-Al_2O_3-石墨复合陶瓷性能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3.4.5 断口形貌 | 第41-43页 |
3.5 二次球磨时间对ZrO_2-Al_2O_3-石墨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7页 |
3.5.1 相对密度 | 第43页 |
3.5.2 维氏硬度 | 第43-44页 |
3.5.3 断裂韧性 | 第44页 |
3.5.4 抗弯强度 | 第44-45页 |
3.5.5 显微组织 | 第45-47页 |
3.6 二次球磨时间对ZrO_2-Al_2O_3-石墨复合陶瓷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3.6.1 摩擦系数 | 第47-49页 |
3.6.2 磨损率 | 第49页 |
3.6.3 摩擦磨损行为 | 第49-51页 |
3.6.4 磨损机制 | 第51-5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4章 石墨含量对ZrO_2-Al_2O_3-石墨复合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| 第54-65页 |
4.1 引言 | 第54页 |
4.2 实验内容 | 第54-55页 |
4.3 石墨含量对ZrO_2-Al_2O_3-石墨复合陶瓷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| 第55-60页 |
4.3.1 物相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3.2 相对密度 | 第56-57页 |
4.3.3 维氏硬度 | 第57页 |
4.3.4 断裂韧性 | 第57-58页 |
4.3.5 抗弯强度 | 第58页 |
4.3.6 断口形貌 | 第58-60页 |
4.4 石墨含量对ZrO_2-Al_2O_3-石墨复合陶瓷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| 第60-64页 |
4.4.1 摩擦系数 | 第60-61页 |
4.4.2 磨损率 | 第61页 |
4.4.3 磨损机制 | 第61-6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65-67页 |
5.1 结论 | 第65-66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