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接口逻辑电路及图像处理设计概述 | 第14-22页 |
2.1 Zynq-7000简介 | 第14-15页 |
2.2 系统总体结构 | 第15-17页 |
2.3 图像传感器接口逻辑电路基本框架 | 第17-21页 |
2.3.1 Vita-2000图像传感器 | 第18页 |
2.3.2 SPI配置接口 | 第18-19页 |
2.3.3 数据接口 | 第19-20页 |
2.3.4 触发控制接口 | 第20-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Vita-2000图像传感器接口逻辑优化设计 | 第22-38页 |
3.1 FPGA开发平台 | 第22-25页 |
3.1.1 Vivado软件 | 第22页 |
3.1.2 FPGA基本原理 | 第22-23页 |
3.1.3 FPGA的设计流程 | 第23-25页 |
3.2 接口电路逻辑模块程序分析 | 第25-31页 |
3.2.1 同步信道解码模块 | 第25-27页 |
3.2.2 CRC数据校验模块 | 第27页 |
3.2.3 数据重映射模块 | 第27-29页 |
3.2.4 行场信号产生模块 | 第29-30页 |
3.2.5 触发模块 | 第30-31页 |
3.3 接口逻辑设计优化 | 第31-37页 |
3.3.1 规范化代码 | 第31-32页 |
3.3.2 ClockingWizard时钟优化 | 第32-33页 |
3.3.3 FIFO属性修改 | 第33-35页 |
3.3.4 同步信道优化 | 第35-36页 |
3.3.5 触发模块优化 | 第36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基于Zynq的图像处理技术 | 第38-53页 |
4.1 视频处理结构 | 第38-39页 |
4.2 软硬件协同设计 | 第39-41页 |
4.2.1 软硬件协同设计特点与优势 | 第39页 |
4.2.2 软硬件协同设计模型 | 第39-40页 |
4.2.3 软硬件协同仿真验证 | 第40-41页 |
4.3 设计开发工具 | 第41-45页 |
4.3.1 HLS简介 | 第41-42页 |
4.3.2 HLS视觉开发 | 第42-43页 |
4.3.3 设计流程 | 第43-45页 |
4.4 图像处理应用-斑点检测 | 第45-52页 |
4.4.1 斑点检测意义 | 第45页 |
4.4.2 斑点检测原理 | 第45-47页 |
4.4.3 预处理硬件加速设计 | 第47-49页 |
4.4.4 PS端软件设计 | 第49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系统功能调试 | 第53-62页 |
5.1 系统搭建 | 第53-55页 |
5.1.1 基于Vivado的逻辑系统建立 | 第53-54页 |
5.1.2 基于SDK的软件工程 | 第54-55页 |
5.2 平台搭建 | 第55-56页 |
5.3 调试结果 | 第56-61页 |
5.3.1 图像采集调试 | 第56-59页 |
5.3.2 图像处理调试 | 第59-6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| 第66-67页 |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