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深度传感器的手势追踪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人机交互接口技术发展 | 第9-10页 |
1.1.2 基于手部运动信息的人机交互 | 第10-11页 |
1.1.3 手部运动信息获取的难点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实时数据采集 | 第12-13页 |
1.2.2 手部运动分析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14-16页 |
1.3.1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| 第16-19页 |
2.1 深度传感器Kinect | 第16-17页 |
2.1.1 硬件要求 | 第16页 |
2.1.2 性能与功能 | 第16-17页 |
2.2 数据来源 | 第17-18页 |
2.3 开发工具 | 第1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基于深度传感器的手部区域追踪 | 第19-37页 |
3.1 目标检测概述 | 第19-21页 |
3.2 手部区域检测方法 | 第21-25页 |
3.2.1 基于肤色检测的实现 | 第21-22页 |
3.2.2 基于深度图像的实现 | 第22-23页 |
3.2.3 基于模型匹配的实现 | 第23-25页 |
3.3 手部区域追踪 | 第25-26页 |
3.3.1 规律性运动追踪 | 第25-26页 |
3.3.2 无序运动追踪 | 第26页 |
3.4 基于深度传感器的手部区域追踪实现 | 第26-33页 |
3.4.1 追踪流程 | 第27页 |
3.4.2 遮挡恢复 | 第27-30页 |
3.4.3 数据平滑 | 第30-31页 |
3.4.4 手部区域提取 | 第31-32页 |
3.4.5 手部实时追踪实现 | 第32-33页 |
3.5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5.1 遮挡修复与数据平滑效果 | 第33-34页 |
3.5.2 追踪效果与效率 | 第34-35页 |
3.5.3 提取手部三维信息的意义 | 第35-3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手部特征实时提取 | 第37-47页 |
4.1 手部特征及其提取方法 | 第37-40页 |
4.1.1 掌心位置及其实时获取 | 第37-38页 |
4.1.2 指尖位置及其实时获取 | 第38-39页 |
4.1.3 指尖三维空间位置的实时获取 | 第39-40页 |
4.2 基于几何特征的指尖提取方案 | 第40-42页 |
4.2.1 基于欧式距离的实现 | 第40页 |
4.2.2 基于测地距离的实现 | 第40-42页 |
4.3 手部特征提取的实时性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3.1 基于深度图像的实现方案的改进 | 第42页 |
4.3.2 基于手部骨骼点的实现方案 | 第42-44页 |
4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4.1 基于几何特征的指尖提取结果 | 第44-45页 |
4.4.2 手部特征实时提取效率 | 第45-4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实时手部运动追踪与应用 | 第47-55页 |
5.1 实时手部运动追踪系统 | 第47-48页 |
5.1.1 系统主要技术 | 第47-48页 |
5.2 基于手部运动信息的应用 | 第48-51页 |
5.2.1 基于手部运动的人机交互应用 | 第49-50页 |
5.2.2 实时交互应用设计 | 第50-51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4页 |
5.3.1 手部特征实时追踪结果 | 第51-53页 |
5.3.2 实时交互应用效果 | 第53-5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| 第59-60页 |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