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江古城水体污染评价及生态修复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9-21页 |
| 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| 1.2 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1.2.1 水体相关术语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生态修复理论 | 第11-12页 |
| 1.3 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| 1.3.1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1.3.2 水体生态修复理论研究 | 第13-16页 |
| 1.4 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6-19页 |
| 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1.4.2 研究思路 | 第17-19页 |
| 1.5 文章主要内容与研究成果 | 第19-21页 |
| 1.5.1 文章主要内容 | 第19页 |
| 1.5.2 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9-21页 |
| 第2章 古城概况分析 | 第21-26页 |
| 2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1-25页 |
| 2.1.1 地理位置 | 第21页 |
| 2.1.2 区域地质 | 第21-23页 |
| 2.1.3 气候条件 | 第23页 |
| 2.1.4 河流水系 | 第23-24页 |
| 2.1.5 地下水补给、径流及排泄区分布 | 第24页 |
| 2.1.6 生物资源 | 第24-25页 |
| 2.2 经济发展状况 | 第25-26页 |
| 第3章 古城水体污染现状调查及污染评价 | 第26-37页 |
| 3.1 古城水体概况 | 第26-27页 |
| 3.2 古城水体污染现状 | 第27-29页 |
| 3.3 古城水体污染评价 | 第29-37页 |
| 3.3.1 评价因子的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3.3.2 古城水体污染综合评价 | 第32-37页 |
| 第4章 古城水体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原因分析 | 第37-56页 |
| 4.1 三角模数概述 | 第37-38页 |
| 4.2 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0页 |
| 4.3 古城典型水体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| 第40-52页 |
| 4.4 古城水体污染原因分析 | 第52-56页 |
| 4.4.1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| 第52-53页 |
| 4.4.2 古城水体水量减少 | 第53-54页 |
| 4.4.3 污水处理能力低 | 第54-55页 |
| 4.4.4 居民环保意识不高 | 第55-56页 |
| 第5章 古城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对策 | 第56-67页 |
| 5.1 古城水体生态修复措施选择的必要性 | 第56-57页 |
| 5.2 古城水体污染的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| 第57-61页 |
| 5.2.1 水生植物的选择 | 第57-59页 |
| 5.2.2 水生植物群落的配置 | 第59-61页 |
| 5.3 生态浮岛技术修复古城污染水体 | 第61-63页 |
| 5.4 生物修复技术应用 | 第63页 |
| 5.5 古城水体的生态补水工程 | 第63-65页 |
| 5.6 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策略 | 第65-67页 |
| 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