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青作家草原题材小说意象研究(1978-2018)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6-14页 |
(一)研究对象 | 第7-9页 |
(二)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(三)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一、知青作家草原题材小说意象类型 | 第14-27页 |
(一)草原意象 | 第14-16页 |
(二)太阳意象 | 第16-18页 |
(三)额吉意象 | 第18-19页 |
(四)外来者意象 | 第19-21页 |
(五)动物意象 | 第21-23页 |
(六)音乐意象 | 第23-25页 |
(七)民俗意象 | 第25-27页 |
二、知青作家草原题材小说意象内涵 | 第27-42页 |
(一)青春无悔的宣扬 | 第27-29页 |
(二)青春伤痛的书写 | 第29-33页 |
1.苦难沉重的命运经历 | 第29-32页 |
2.失败的爱情及悲壮的青春 | 第32-33页 |
(三)草原生活的怀念与热爱 | 第33-37页 |
1.深情的怀念 | 第34-35页 |
2.深切的热爱 | 第35-37页 |
(四)社会历史的反思与批判 | 第37-42页 |
1.沉重的反思批判 | 第37-39页 |
2.强烈的反思批判 | 第39-42页 |
三、知青作家草原题材小说意象成因分析 | 第42-56页 |
(一)草原生活体验 | 第42-44页 |
(二)蒙古族文化滋养 | 第44-47页 |
(三)知青作家的草原情结 | 第47-49页 |
(四)性别与个性经历差异 | 第49-52页 |
(五)文学疗救功能的发挥 | 第52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