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光学论文--信息光学论文--全息光学论文

数字全息显微定量相位测量技术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8页
    1.1 相位成像与测量方法简介第11-13页
    1.2 数字全息显微第1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数字全息显微定量相位测量基本原理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25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创新点第26-28页
第2章 基本理论第28-40页
    2.1 波前干涉理论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平面波和平面波干涉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球面波和平面波干涉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球面波和球面波干涉第30-33页
    2.2 数值传播算法第33-35页
    2.3 相位重建算法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傅里叶变换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相移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相位解包裹算法第38-3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3章 基于全息图旋转的离轴倾斜补偿方法第40-52页
    3.1 研究背景第40页
    3.2 傅里叶变换的旋转不变性第40-42页
    3.3 基本原理第42-45页
    3.4 数值模拟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3.5 实验验证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4章 二次相位畸变补偿方法第52-73页
    4.1 二次相位畸变第52-53页
    4.2 基于电控变焦透镜的二次相位畸变物理补偿法第53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背景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本原理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数值模拟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实验验证分析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本节小结第63页
    4.3 基于几何变换的二次相位畸变数值补偿法第63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研究背景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本原理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数值模拟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实验验证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本节小结第7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5章 基于离焦全息图的相位恢复方法第73-83页
    5.1 研究背景第73-74页
    5.2 离焦全息图的采集第74-75页
    5.3 基本原理第75-77页
    5.4 数值模拟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 5.5 实验验证分析第80-82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6章 多模式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第83-93页
    6.1 研究背景第83页
    6.2 系统结构第83-85页
    6.3 系统性能分析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物体测量视场范围分析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稳定性分析第87-88页
    6.4 系统测量结果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单波长测量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双波长测量第90-91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91-93页
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93-96页
    7.1 全文总结第93-94页
    7.2 工作展望第94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15页
致谢第115-11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CFD方法的船舶水动力性能预报及优化
下一篇:新型超分辨近场光学扫描成像基础研究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