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前言 | 第8-9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8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9-17页 |
2.1 跑步过程中足部的受力 | 第9页 |
2.2 跑步的周期划分与特征 | 第9-11页 |
2.3 跑步的运动学特征 | 第11-12页 |
2.3.1 关节角度 | 第11-12页 |
2.4 跑步动作的动力学特征 | 第12-14页 |
2.4.1 足底压力测试区域划分 | 第12-13页 |
2.4.2 足底压力 | 第13-14页 |
2.5 长跑与运动损伤 | 第14-15页 |
2.6 有关步态与足底压力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7页 |
3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7-28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17-18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28页 |
3.2.1 文献资料法 | 第18页 |
3.2.2 测试法 | 第18-26页 |
3.2.2.1 测试设备 | 第18-19页 |
3.2.2.2 测试步骤 | 第19页 |
3.2.2.3 测试场地示意与布置 | 第19-23页 |
3.2.2.4 测试设置与标准 | 第23页 |
3.2.2.5 测试指标的选取 | 第23-26页 |
3.2.3 数理统计法 | 第26-27页 |
3.2.4 论文研究路线图 | 第27-28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45页 |
4.1 测试结果 | 第28-36页 |
4.1.1 足轴角的比较 | 第28页 |
4.1.2 支撑期单步步时比较 | 第28-29页 |
4.1.3 支撑脚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的比较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1.4 足底冲量比较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1.5 足底压力峰值的比较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1.6 足底压强峰值比较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1.7 关节角度的时相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2 讨论与分析 | 第36-45页 |
4.2.1 十公里跑前后足轴角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4.2.2 十公里跑前后对支撑期三个阶段时间百分比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4.2.3 十公里跑前后对足底冲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2.4 十公里跑对足底压力峰值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4.2.5 十公里跑对足底压强峰值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4.2.6 十公里跑前后对关节角度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5 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