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宋代文学艺术作品与居住景观文化的研究动态 | 第8-10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4 研究框架结构 | 第10-1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4.2 研究对象及内容 | 第11页 |
1.4.3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1-14页 |
第2章 国内外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2.1 国内外对居住景观文化的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2.1.1 景观 | 第14-15页 |
2.1.2 景观文化 | 第15-16页 |
2.1.3 景观文化的分类和结构 | 第16页 |
2.1.4 居住景观文化 | 第16-17页 |
2.2 我国古代居住景观文化发展历程 | 第17-20页 |
第3章 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——宋代居住景观文化的社会背景 | 第20-24页 |
3.1 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的形成 | 第20-21页 |
3.2 文人阶层的壮大与文人化园林造诣的进步 | 第21-22页 |
3.3 社会贫富差距与城乡差异进一步加大 | 第22-24页 |
第4章 宋代居住景观文化中的建筑元素 | 第24-32页 |
4.1 宫殿建筑 | 第24-25页 |
4.2 官商宅邸 | 第25-27页 |
4.3 平民百姓住宅 | 第27-29页 |
4.4 农户住宅 | 第29-32页 |
第5章 宋代居住景观文化中的环境元素 | 第32-36页 |
5.1 统治阶级与文人雅士人居环境——强烈的人文追求 | 第32-33页 |
5.2 城市平民人居环境——浓厚的商业氛围 | 第33-34页 |
5.3 乡村百姓人居环境——与自然相协调之美 | 第34-36页 |
第6章 宋代居住景观文化中的习俗与哲学观 | 第36-44页 |
6.1 宋代人居习俗制度 | 第36-39页 |
6.1.1 宋代择居习俗 | 第36-37页 |
6.1.2 宋代建房习俗 | 第37-39页 |
6.2 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观 | 第39-40页 |
6.3 尊崇礼制的道德观 | 第40-44页 |
6.3.1 礼制文化 | 第40-41页 |
6.3.2 闺阁居住文化 | 第41页 |
6.3.3 邻里关系 | 第41-44页 |
第7章 宋代居住景观文化的特点及借鉴 | 第44-50页 |
7.1 宋代居住景观文化的特点 | 第44-46页 |
7.1.1 多元并存的开放性 | 第44-45页 |
7.1.2 等级分明的秩序观 | 第45-46页 |
7.1.3 道法自然的生态观 | 第46页 |
7.2 借鉴 | 第46-50页 |
7.2.1 我国目前居住景观文化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6-47页 |
7.2.2 宋代居住景观文化对我国的借鉴 | 第47-50页 |
第8章 总结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