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及其实践路径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8页 |
| (一)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2. 实践意义 | 第12页 |
| 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1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2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(三)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1.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| 2.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| (四) 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6-18页 |
| 一、协商民主与协商民主制度 | 第18-28页 |
| (一) 协商民主的缘起与内涵 | 第18-20页 |
| 1. 协商民主的缘起 | 第18-19页 |
| 2. 协商民主的内涵 | 第19-20页 |
| (二) 我国协商民主的概念、特征与定位 | 第20-24页 |
| 1. 我国协商民主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| 2. 我国协商民主的特征 | 第21-23页 |
| 3. 协商民主在我国的定位 | 第23-24页 |
| (三) 制度优势与我国协商民主制度 | 第24-28页 |
| 1. 制度与制度优势 | 第24-25页 |
| 2. 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及其原则 | 第25-28页 |
| 二、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 | 第28-38页 |
| (一) 鲜明独特的制度领导优势 | 第28-29页 |
| 1. 党的领导是我国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 | 第28-29页 |
| 2. 党的领导是我国协商民主最大的制度优势 | 第29页 |
| (二) 中国特色的制度建立优势 | 第29-31页 |
| 1. 我国协商民主在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建立 | 第29-30页 |
| 2. 我国协商民主在依法治国进程中逐步开展 | 第30-31页 |
| (三) 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优势 | 第31-32页 |
| 1. 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协商民主的目标指引 | 第31-32页 |
| 2. 基本政治制度为我国协商民主保驾护航 | 第32页 |
| (四) 广泛多层的制度实践优势 | 第32-38页 |
| 1. 政党协商实践 | 第33页 |
| 2. 人大协商实践 | 第33-34页 |
| 3. 政府协商实践 | 第34-35页 |
| 4. 政协协商实践 | 第35-36页 |
| 5. 人民团体协商实践 | 第36页 |
| 6. 基层协商实践 | 第36-37页 |
| 7. 社会组织协商实践 | 第37-38页 |
| 三、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的制约因素 | 第38-44页 |
| (一) 对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的自觉不足 | 第38-39页 |
| 1. 对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的认识不够 | 第38页 |
| 2. 对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的自信不足 | 第38-39页 |
| (二) 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内容表述不够明确 | 第39-41页 |
| 1. 协商内容的具体性不够 | 第39-40页 |
| 2. 协商内容的透明度不高 | 第40-41页 |
| (三) 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| 第41-42页 |
| 1. 协商民主的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| 第41页 |
| 2. 协商制度的法制建设不够健全 | 第41-42页 |
| (四) 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效能反馈有待提高 | 第42-44页 |
| 1. 协商民主的结果落实不够到位 | 第42页 |
| 2. 协商结果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备 | 第42-44页 |
| 四、充分发挥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的实践路径 | 第44-51页 |
| (一) 增强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的自觉 | 第44-45页 |
| 1. 提高对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的认识 | 第44页 |
| 2. 提升对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的信心 | 第44-45页 |
| (二) 明确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内容表述 | 第45-46页 |
| 1. 增强制度内容的具体性 | 第45页 |
| 2. 提高协商内容的透明度 | 第45-46页 |
| (三) 健全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运行机制 | 第46-48页 |
| 1. 明确制度运行的流程规则 | 第46-47页 |
| 2. 加强程序机制的法制建设 | 第47-48页 |
| (四) 提高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效能反馈 | 第48-51页 |
| 1. 重点监督协商结果的公开与反馈 | 第48页 |
| 2. 深入考察协商结果的实效与价值 | 第48-49页 |
| 3. 切实保证协商民主制度的效能落实 | 第49-51页 |
|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附录 | 第55-58页 |
| 后记 | 第58-5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