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论网络寻衅滋事的刑法规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前言第11-12页
第一章 寻衅滋事罪概述第12-18页
    第一节 立法沿革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历史发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现行规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立法问题第13-14页
    第二节 寻衅滋事罪适用于网络的争议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关于“公共场所”的争议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关于“起哄闹事”的争议第15-18页
第二章 网络中寻衅滋事罪的适用分析第18-28页
    第一节 言论自由的保护和规制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言论自由的保护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言论自由对刑法的限制第20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网络适用于犯罪的性质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网络的概念和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网络在犯罪中的性质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网络在寻衅滋事罪中的性质第25-28页
第三章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28-38页
    第一节 《解释二》的合理性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起哄闹事”解释为“编造、传播虚假信息”的合理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将“公共场所秩序”解释为“公共秩序”的合理性第29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解释二》的适用存在问题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公共秩序”认定的不统一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严重混乱”证明标准的不统一第34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四章 网络寻衅滋事行为的规制建议第38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寻衅滋事罪在网络中的有限适用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言论型”的适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行为型”的不适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起哄闹事”型应限制适用第39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网络中编造、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解释二》第5条第2款应自动失效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修正《刑法》第291条之一的规定第41-42页
    第三节 尊重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遵守言论自由的宪法保护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明确“虚假信息”和批评性言论的的界限第42-44页
结语第44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1页
后记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刑法中特定财物占有研究
下一篇:我国量刑辩护的实证考究--从量刑程序整体视角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