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论 | 第8-20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| 第9-13页 |
一、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二、研究问题 | 第13页 |
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背景 | 第13-18页 |
一、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二、理论背景 | 第15-18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| 第18-20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二、论文结构 | 第18页 |
三、研究创新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第一章 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概述 | 第20-28页 |
第一节 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发展历程 | 第20-23页 |
一、萌芽发展期 | 第20页 |
二、平稳发展期 | 第20-22页 |
三、蓬勃发展期 | 第22页 |
四、转型期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的功能及特点 | 第23-28页 |
一、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的功能 | 第23-25页 |
二、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的特点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GY街道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现状及问题 | 第28-36页 |
第一节 GY街道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现状 | 第28-31页 |
一、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的成立目标 | 第28-29页 |
二、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的运作模式 | 第29-31页 |
三、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 | 第31页 |
第二节 GY街道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的问题 | 第31-36页 |
一、角色定位模糊 | 第32页 |
二、功能发挥单一 | 第32-33页 |
三、社会存在感不足 | 第33-34页 |
四、活动经费来源单一 | 第34页 |
五、缺乏专业人才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转型方向与制约因素 | 第36-45页 |
第一节 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转型的动力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转型的方向 | 第38-40页 |
一、转型目的 | 第38页 |
二、转型目标 | 第38-40页 |
第三节 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转型的制约因素 | 第40-45页 |
一、外部环境的制约 | 第40-42页 |
二、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制约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转型方略 | 第45-53页 |
第一节 政府促进“官办”社会组织转型的策略 | 第45-47页 |
一、逐步淡化行政色彩 | 第45-46页 |
二、鼓励市场竞争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基层“官办”社会组织的自主转型策略 | 第47-53页 |
一、积极参与基层治理,在服务中赢得公众认同和组织自信 | 第47-48页 |
二、加强组织自我建设,提升组织能力 | 第48-51页 |
三、实现监督手段多元化,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后记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