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线路近邻化与综合平台的构建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2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量子线路综合基础 | 第13-18页 |
2.1 可逆线路 | 第13-14页 |
2.2 量子线路 | 第14-16页 |
2.3 最近邻量子线路 | 第16-1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量子线路近邻化 | 第18-44页 |
3.1 MCT门分解 | 第18-23页 |
3.1.1 基本分解方法 | 第18-20页 |
3.1.2 优化分解策略 | 第20-21页 |
3.1.3 举例说明 | 第21-22页 |
3.1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2 量子线路最近邻 | 第23-39页 |
3.2.1 门前瞻最近邻方法 | 第24-31页 |
3.2.2 联合考虑最近邻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2.3 换门序原则 | 第32-33页 |
3.2.4 优化近邻化策略 | 第33-34页 |
3.2.5 举例说明 | 第34-39页 |
3.3 量子线路化简 | 第39页 |
3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4.1 实验环境及实验设计 | 第40页 |
3.4.2 实验数据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量子线路综合平台 | 第44-74页 |
4.1 平台需求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1.1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44页 |
4.1.2 可行性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2 平台相关技术 | 第45-46页 |
4.2.1 语言的选择 | 第45页 |
4.2.2 框架的选择 | 第45-46页 |
4.2.3 数据库的选择 | 第46页 |
4.3 平台架构设计 | 第46-49页 |
4.3.1 平台功能模块 | 第46-47页 |
4.3.2 平台架构 | 第47页 |
4.3.3 Django框架 | 第47-49页 |
4.4 数据库设计 | 第49-55页 |
4.4.1 数据需求分析 | 第49页 |
4.4.2 数据E-R图 | 第49-52页 |
4.4.3 数据表设计 | 第52-55页 |
4.4.4 App与Model设计 | 第55页 |
4.5 平台实现 | 第55-68页 |
4.5.1 综合算法模块 | 第55-59页 |
4.5.2 线路可视化模块 | 第59-63页 |
4.5.3 辅助功能模块 | 第63-67页 |
4.5.4 后台管理模块 | 第67-68页 |
4.6 平台测试 | 第68-73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74-75页 |
5.1 结论 | 第74页 |
5.2 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英文缩写词表 | 第78-79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| 第79-80页 |
A: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| 第79页 |
B: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| 第79页 |
C:参加的项目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