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9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第一章 唐诗中葡萄的西域情调与象征意义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珍果出西域 | 第14-18页 |
第二节 葡萄仅在唐诗中具有特殊意味 | 第18-22页 |
第二章 樱桃与唐人生活及其礼制色彩 | 第22-34页 |
第一节 樱桃的品种与产地 | 第22-24页 |
第二节 侍宴应制诗中的樱桃 | 第24-28页 |
第三节 樱桃与唐人生活 | 第28-34页 |
第三章 橘的文人情怀与多种典故意义 | 第34-41页 |
第一节 屈原的《橘颂》与唐诗中的橘 | 第34-37页 |
第二节 橘之多种典故含义 | 第37-41页 |
第四章 荔枝的审美属性与政治内涵 | 第41-50页 |
第一节 唐前诗歌中的荔枝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唐诗中荔枝描写的时代性 | 第43-46页 |
第三节 讽刺时政的咏荔模式 | 第46-50页 |
第五章 桃、杏、李的平民化色彩 | 第50-62页 |
第一节 唐诗中的桃、杏 | 第50-55页 |
第二节 桃、杏、李的意象组合 | 第55-58页 |
第三节 “咏花”多于“咏果”的原因 | 第58-62页 |
结语——兼论唐诗中水果描写的共性 | 第62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3页 |
后记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