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问题和基本思路 | 第12-14页 |
一、本文的研究问题 | 第12-13页 |
二、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本文的贡献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6页 |
第一节 仿射利率期限结构介绍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期限溢酬的基本定义 | 第20-22页 |
第三节 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变量联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| 第22-25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方法 | 第26-37页 |
第一节 五因子实质高斯仿射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利率期限结构的期限溢酬度量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UCM模型构建 | 第29-34页 |
一、选择UCM模型的原因 | 第30-32页 |
二、CPI的建模 | 第32-33页 |
三、GYP的建模 | 第33-34页 |
第四节 TVP-VAR模型构建 | 第34-35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期限溢酬及宏观经济变量的基本特征分析 | 第37-52页 |
第一节 数据选取 | 第37页 |
第二节 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实证检验 | 第37-46页 |
一、模型参数估计 | 第37-40页 |
二、中债期限溢酬的基本特征分析 | 第40-43页 |
三、中国式的“格林斯潘利率之谜” | 第43-46页 |
第三节 UCM模型实证分析 | 第46-51页 |
一、CPI的趋势、周期成分分解 | 第46-48页 |
二、GYP的趋势、周期成分分解 | 第48-51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基于TVP-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| 第52-87页 |
第一节 中债即期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分析 | 第52-55页 |
第二节 基于TVP-VAR模型对期限结构与宏观变量的关系分析 | 第55-70页 |
一、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变量的时变响应关系分析 | 第55-63页 |
二、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变量趋势及周期成分的时变响应关系分析 | 第63-70页 |
第三节 基于TVP-VAR模型对期限溢酬与宏观变量的关系分析 | 第70-86页 |
一、中债持有1个月期限溢酬与宏观变量的时变响应关系分析 | 第70-76页 |
二、中债持有1个月期限溢酬与宏观变量趋势周期成分的时变响应关系 | 第76-86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87-92页 |
第一节 全文总结与建议 | 第87-90页 |
第二节研究展望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