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梁市L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0页 |
1.1 背景 | 第7页 |
1.2 意义 | 第7-8页 |
1.3 研究综述 | 第8-9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1.5 创新之处 | 第9-10页 |
2 农村土地流转的含义及基本理论 | 第10-13页 |
2.1 农村土地流转的含义 | 第10-11页 |
2.2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理论 | 第11-13页 |
2.2.1 多中心治理理论 | 第11页 |
2.2.2 发展型政府理论 | 第11-13页 |
3 L县农村土地流转概况 | 第13-18页 |
3.1 L县概况 | 第13-15页 |
3.1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3页 |
3.1.2 农村劳动力情况 | 第13-14页 |
3.1.3 农村土地情况 | 第14页 |
3.1.4 农户经营土地的规模 | 第14-15页 |
3.2 L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| 第15-18页 |
3.2.1 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| 第15页 |
3.2.2 农村土地流转价格 | 第15-16页 |
3.2.3 土地流转途径及形式 | 第16-17页 |
3.2.4 土地流转去向及用途 | 第17页 |
3.2.5 土地流转合同的签署情况 | 第17页 |
3.2.6 土地流转纠纷及处理情况 | 第17-18页 |
4 L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0页 |
4.1 土地流转服务主体单一 | 第18页 |
4.2 土地流转规模小 | 第18-19页 |
4.3 土地流转对象本地化 | 第19页 |
4.4 流转土地用途非种植化严重 | 第19-20页 |
4.5 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| 第20页 |
5 L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| 第20-25页 |
5.1 土地确权登记进展缓慢 | 第21页 |
5.2 农民恋土观念 | 第21-22页 |
5.3 土地流转收益低 | 第22页 |
5.4 土地流转规模化受让主体少 | 第22-23页 |
5.5 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 | 第23-25页 |
6 推动L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| 第25-31页 |
6.1 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| 第25页 |
6.2 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| 第25-26页 |
6.2.1 拓展农民就业渠道 | 第25页 |
6.2.2 完善农民社会保障 | 第25-26页 |
6.2.3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 | 第26页 |
6.3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| 第26-27页 |
6.3.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| 第26页 |
6.3.2 发展家庭农场 | 第26页 |
6.3.3 推动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| 第26-27页 |
6.3.4 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| 第27页 |
6.4 强化土地流转的政策引导 | 第27-29页 |
6.4.1 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 | 第27-28页 |
6.4.2 强化政策扶持 | 第28-29页 |
6.5 完善土地流转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| 第29页 |
6.6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监管 | 第29-31页 |
结语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Abstract | 第34页 |
致谢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