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营市选调生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
| 摘要 | 第6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页 | 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 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 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 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 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 
| 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 
| 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 
| 1.2.3 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 
| 1.3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 
| 1.4 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 
| 1.4.1 文献法 | 第11-12页 | 
| 1.4.2 调查分析法 | 第12页 | 
| 1.4.3 对比分析法 | 第12-13页 | 
| 第2章 相关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3-19页 | 
| 2.1 概念界定 | 第13-16页 | 
| 2.1.1 选调生 | 第13-15页 | 
| 2.1.2 选调生发展 | 第15-16页 | 
| 2.2 选调生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 
| 2.2.1 期望理论 | 第16-17页 | 
| 2.2.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| 第17页 | 
| 2.2.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| 第17-19页 | 
| 第3章 东营市选调生发展现状 | 第19-26页 | 
| 3.1 东营市选调生基本情况 | 第19-22页 | 
| 3.1.1 数量规模 | 第19页 | 
| 3.1.2 结构分析 | 第19-22页 | 
| 3.2 东营市选调生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2-26页 | 
| 3.2.1 职业认同感提升 | 第23页 | 
| 3.2.2 工作获得感强 | 第23-24页 | 
| 3.2.3 生活满意度高 | 第24页 | 
| 3.2.4 社交能力提升 | 第24-25页 | 
| 3.2.5 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| 第25-26页 | 
| 第4章 东营市选调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| 第26-35页 | 
| 4.1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6-30页 | 
| 4.1.1 心理落差大 | 第26-27页 | 
| 4.1.2 能力供需不匹配 | 第27页 | 
| 4.1.3 提拔进步慢 | 第27-28页 | 
| 4.1.4 生活压力大 | 第28-29页 | 
| 4.1.5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| 第29-30页 | 
| 4.2 原因分析 | 第30-35页 | 
| 4.2.1 对自身定位不准 | 第30页 | 
| 4.2.2 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 
| 4.2.3 上升通道不畅通 | 第31-32页 | 
| 4.2.4 用人单位认识不到位 | 第32-33页 | 
| 4.2.5 借调过于频繁 | 第33-34页 | 
| 4.2.6 高校宣传不到位 | 第34-35页 | 
| 第5章 促进东营市选调生快速发展的对策 | 第35-41页 | 
| 5.1 树立正确职业观 | 第35-36页 | 
| 5.1.1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| 第35页 | 
| 5.1.2 要将所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| 第35页 | 
| 5.1.3 要坚持学习不放松 | 第35-36页 | 
| 5.1.4 要有敢为人先的劲头 | 第36页 | 
| 5.2 加强培训教育 | 第36-37页 | 
| 5.2.1 强化理论武装 | 第36页 | 
| 5.2.2 改进培养方式 | 第36页 | 
| 5.2.3 加强教育培训的频次 | 第36-37页 | 
| 5.3 畅通上升渠道 | 第37-38页 | 
| 5.3.1 大胆提拔使用年轻选调生 | 第37页 | 
| 5.3.2 强化实践锻炼 | 第37页 | 
| 5.3.3 拓宽交流渠道 | 第37-38页 | 
| 5.4 加强正向激励 | 第38-39页 | 
| 5.5 高校应加强引导和关心力度 | 第39-41页 | 
| 5.5.1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| 第39页 | 
| 5.5.2 做好选调生的宣传引导工作 | 第39-40页 | 
| 5.5.3 持之以恒做好选调生的关心关爱 | 第40-41页 | 
| 注释 | 第41-42页 | 
|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| 第42-46页 | 
| 附录 | 第46-47页 | 
| 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