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7-14页 |
1.1 果园生草研究进展综述 | 第7-11页 |
1.1.1 果园生草的涵义及意义 | 第7页 |
1.1.2 果园生草对果树生长环境的影响 | 第7-8页 |
1.1.3 果园生草对果园小气候的影响 | 第8-9页 |
1.1.4 果园生草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| 第9-10页 |
1.1.5 果园生草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| 第10页 |
1.1.6 果园生草栽培方式及草种选择要求 | 第10-11页 |
1.2 繁缕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2.1 繁缕的分类学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2 繁缕的植物化学研究 | 第12页 |
1.2.3 繁缕的杂草学研究 | 第12页 |
1.3 种子萌发及播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4 遮阳处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2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4页 |
2.2 试验设计 | 第14-15页 |
2.2.1 种子萌发试验 | 第14页 |
2.2.2 田间播种时间与播种方式 | 第14页 |
2.2.3 遮阳处理试验 | 第14-15页 |
2.3 测定方法 | 第15-17页 |
2.3.1 田间物候期观测及形态指标测定 | 第15页 |
2.3.2 不同遮阳光照强度及地温测定 | 第15页 |
2.3.3 繁缕枯黄期观测 | 第15页 |
2.3.4 不同遮阳处理下繁缕形态指标的测定 | 第15-16页 |
2.3.5 不同遮阳处理下繁缕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| 第16页 |
2.3.6 不同遮阳处理下繁缕抗寒性指标的测定 | 第16-17页 |
2.4 数据处理 | 第17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17-33页 |
3.1 繁缕种子萌发特性及播期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7-20页 |
3.1.1 黑暗条件下不同温度对繁缕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3.1.2 不同播期对繁缕物候期影响 | 第18页 |
3.1.3 不同播期对成熟繁缕形态指标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3.1.4 不同播期对繁缕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3.2 不同遮阳处理对繁缕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| 第20-33页 |
3.2.1 不同遮阳处理对光照强度及地温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3.2.2 不同遮阳处理下繁缕田间物候期观测 | 第22页 |
3.2.3 不同遮阳处理对繁缕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22-25页 |
3.2.4 不同遮阳处理对繁缕根冠比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3.2.5 不同遮阳处理对繁缕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3.2.6 田间抗寒性测定过程中日平均气温变化 | 第29页 |
3.2.7 不同遮阳处理对繁缕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2.8 不同遮阳处理对繁缕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2.9 不同遮阳处理对繁缕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33-37页 |
4.1 繁缕种子萌芽及播期的研究 | 第33-34页 |
4.2 遮阳处理对繁缕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Abstract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