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7页 |
1.1.1 国内外微电网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1.2 微电网运行的控制方式 | 第15-17页 |
1.2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1.2.1 VSG控制技术的发展 | 第17-20页 |
1.2.2 VSG控制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1.3 VSG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| 第21-22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光储微电网原理及建模 | 第24-43页 |
2.1 储能系统及控制模型 | 第24-32页 |
2.1.1 蓄电池工作原理及特性 | 第25-26页 |
2.1.2 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 | 第26页 |
2.1.3 储能逆变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及数学模型 | 第26-29页 |
2.1.4 储能逆变器VSG控制原理及数学模型 | 第29-32页 |
2.2 光伏发电系统及控制模型 | 第32-38页 |
2.2.1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及特性 | 第32-35页 |
2.2.2 光伏系统的拓扑结构 | 第35-36页 |
2.2.3 光伏系统控制策略 | 第36-38页 |
2.3 光储微电网整体构架及建模 | 第38-39页 |
2.3.1 光储微电网整体构架 | 第38页 |
2.3.2 光储微电网建模 | 第38-39页 |
2.4 VSG控制特性仿真 | 第39-42页 |
2.4.1 不同虚拟惯量和阻尼参数下的有功功率输出特性 | 第39-40页 |
2.4.2 有功—频率调节特性 | 第40-41页 |
2.4.3 无功—电压调节特性 | 第41-4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3章 并网状态下单台VSG控制的储能系统稳定性分析 | 第43-54页 |
3.1 多约束条件下的整体系统阻抗边界 | 第43-50页 |
3.1.1 功率解耦控制的阻抗边界 | 第43-45页 |
3.1.2 功率稳定极限的阻抗边界 | 第45页 |
3.1.3 系统负载变化范围的阻抗边界 | 第45-47页 |
3.1.4 VSG小信号稳定的阻抗边界 | 第47-49页 |
3.1.5 系统阻抗可行域 | 第49-50页 |
3.2 配置虚拟阻抗 | 第50-51页 |
3.3 仿真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3.1 系统阻抗不满足小信号稳定边界条件 | 第51-52页 |
3.3.2 系统阻抗不满足功率解耦和功角边界条件 | 第52页 |
3.3.3 系统阻抗在边界范围内 | 第52-5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VSG控制的储能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分析 | 第54-66页 |
4.1 阻抗分析法 | 第54-56页 |
4.2 并网状态下两台储能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分析 | 第56-61页 |
4.2.1 系统等效电路图 | 第56-58页 |
4.2.2 子系统稳定性分析 | 第58页 |
4.2.3 整体系统稳定性分析 | 第58-60页 |
4.2.4 具体系统参数设计 | 第60-61页 |
4.3 仿真分析 | 第61-65页 |
4.3.1 不满足系统稳定性条件的情况 | 第62-63页 |
4.3.2 满足系统稳定条件的情况 | 第63-6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光储柴微电网在试验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设计 | 第66-84页 |
5.1 试验工程项目 | 第66-68页 |
5.2 削峰填谷 | 第68-70页 |
5.3 并离网切换 | 第70-75页 |
5.3.1 并网转离网运行 | 第71-72页 |
5.3.2 离网转并网运行 | 第72-75页 |
5.4 孤岛模式下柴油机运行模式 | 第75-76页 |
5.5 负荷变化 | 第76-78页 |
5.5.1 并网运行状态 | 第76-77页 |
5.5.2 离网运行状态 | 第77-78页 |
5.6 光伏出力变化 | 第78-81页 |
5.6.1 并网运行状态 | 第78-79页 |
5.6.2 离网运行状态 | 第79-81页 |
5.7 VSG储能变流器实验调试 | 第81-83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6.1 总结 | 第84页 |
6.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成果 | 第91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附录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