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真菌对生物法净化烟气填料塔脱氮性能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烟气中SO_2和NO_x的危害第10页
    1.2 燃煤烟气脱氮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物理化学法烟气脱氮研究进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物法烟气脱氮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生物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真菌影响烟气脱硫脱氮效率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细菌、真菌脱氮作用机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自养硝化作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异养硝化作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异养反硝化作用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应用前景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论文研究的应用前景第16-18页
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8-27页
    2.1 生物塔同时脱硫脱氮实验装置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菌种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培养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分析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格里斯试剂分光光度法第20-21页
    2.4 实验方法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真菌的分离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真菌的纯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菌种的保存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形态学研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真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真菌的扩大培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分离培养真菌对脱氮塔脱氮效率的影响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2.5 高通量分析脱氮塔中真菌群落结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高通量测序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分析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数据预处理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物种丰度图第26-27页
第三章 真菌硝化特性实验第27-34页
    3.1 菌株1LNL形态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3.2 真菌硝化特性研究第28-31页
    3.3 菌株1LNL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第31-32页
    3.4 菌株1LNL对脱氮塔脱氮效率影响及分析第32-34页
第四章 真菌反硝化特性实验第34-41页
    4.1 菌株3LNB形态研究第34-35页
    4.2 真菌反硝化特性研究第35-38页
    4.3 菌株3LNB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第38页
    4.4 菌株3LNB对脱氮效率影响及分析第38-41页
第五章 菌株5LNS实验研究第41-46页
    5.1 菌株5LNS形态研究第41-42页
    5.2 真菌硝化及反硝化特性研究第42-44页
    5.3 菌株5LNS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第44-46页
第六章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第46-55页
    6.1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第46页
    6.2 门水平热图第46-47页
    6.3 纲水平热图第47-48页
    6.4 目水平热图第48-50页
    6.5 科水平热图第50-51页
    6.6 属水平热图第51-53页
    6.7 种水平热图第53-55页
第七章 真菌对脱氮塔脱氮效率影响第55-60页
    7.1 脱氮效率实验结果第55-57页
    7.2 t检验分析实验结果第57-58页
    7.3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第58-60页
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60-61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60页
    8.2 创新点第60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8页
附录A 三株真菌ITS序列第68-70页
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0页
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铜离子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
下一篇:二噁英类化合物生物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