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18页 |
(一)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2、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(二)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1-13页 |
1、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与特征 | 第11-12页 |
2、非政府组织概念与分类 | 第12页 |
3、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3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1、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2、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(四)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1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2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二、非政府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现状、作用及问题 | 第18-25页 |
(一)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现状 | 第18-19页 |
(二) 非政府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分析 | 第19-22页 |
1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阶段的作用 | 第19-20页 |
2、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与控制阶段的作用 | 第20-21页 |
3、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阶段的作用 | 第21-22页 |
(三)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5页 |
三、天津港爆炸事件中非政府组织作用分析 | 第25-30页 |
(一) 天津港爆炸事件概况 | 第25页 |
(二) 非政府组织在天津港爆炸事件中的作用 | 第25-27页 |
1、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与动员 | 第25-26页 |
2、协调与管理志愿者 | 第26页 |
3、稳定社会心理 | 第26-27页 |
4、协助政府进行灾后重建 | 第27页 |
(三) 非政府组织在天津港爆炸事件中的启示 | 第27-28页 |
1、专业程度更高 | 第27页 |
2、反应速度更快 | 第27-28页 |
3、救援力量更强大 | 第28页 |
4、救援活动更为灵活、多样 | 第28页 |
(四) 非政府组织在天津港爆炸事件中遇到的障碍 | 第28-30页 |
1、未得到政府的重视 | 第28-29页 |
2、资源不足 | 第29页 |
3、能力欠缺 | 第29-30页 |
四、国外非政府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验借鉴 | 第30-36页 |
(一) 国外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概况 | 第30-33页 |
1、美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概况 | 第30页 |
2、英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概况 | 第30-31页 |
3、日本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概况 | 第31-32页 |
4、其他国家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概况 | 第32-33页 |
(二) 国外非政府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验借鉴 | 第33-36页 |
1. 和政府之间建立互助关系 | 第33-34页 |
2、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 | 第34-35页 |
3、资源充足,国际合作渠道畅通 | 第35页 |
4、公民志愿者参与性高 | 第35-36页 |
五、促进非政府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对策 | 第36-44页 |
(一) 基于政府角度分析 | 第36-39页 |
1、完善制度保障 | 第36-37页 |
2、引导非政府组织进行平等合作 | 第37-38页 |
3、大力扶助非政府组织 | 第38-39页 |
(二) 基于非政府组织自身角度分析 | 第39-41页 |
1、加强非政府组织危机管理制度建设 | 第39-40页 |
2、加强非政府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建设 | 第40-41页 |
3、加强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| 第41页 |
(三) 基于社会角度分析 | 第41-44页 |
1. 加强公民文化建设 | 第41-42页 |
2、加强民众的预警能力和自救能力 | 第42-43页 |
3、完善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评估监督体系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