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基于软件定义的动态网络防御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缩略语对照表第11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“攻易守难”的安全态势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面临的挑战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防御态势的转变第13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网络地址动态化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网络端口动态化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传输路径动态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总结第19页
    1.3 问题提出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章节安排第21-22页
第二章 面向多维主机标识的动态重构机制第22-3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2-23页
    2.2 网络杀伤链第23-25页
    2.3 多维动态重构的安全模型第25页
    2.4 设计实现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系统框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动态重构机制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通信流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虚拟资源分配第28-29页
    2.5 理论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单一属性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多维属性第30-31页
    2.6 实验评估第31-32页
    2.7 小结第32-34页
第三章 主动式随机路由的高效路径生成算法研究第34-4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 设计实现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系统框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路径选择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流一致性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高效路径生成算法第37-39页
    3.3 理论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静态路径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动态路径第39-41页
    3.4 实验评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K值选取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算法开销第41-42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42-44页
第四章 基于软件定义的多维动态重构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4-6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4页
    4.2 设计原则第44-45页
    4.3 架构基础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软件定义网络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总体框架第46-47页
    4.4 系统架构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核心模块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业务分组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部署模式第50-51页
    4.5 验证与评估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前端界面配置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功能性验证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防御效果评估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性能开销评估第57-59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 结束语第60-62页
    5.1 研究内容和创新性第60页
    5.2 后续工作展望第60-62页
致谢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0页
作者简历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行为与身份识别研究
下一篇:基于环形振荡器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