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林业产权交易市场场内交易研究
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选题来源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3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3.1 集体林权改革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3.2 林权流转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3 林权流转影响因素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3.4 现有研究评述 | 第14页 |
1.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16页 |
2.1.1 规模经济学理论 | 第16页 |
2.1.2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16页 |
2.2 林权交易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2.2.1 林权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2.2 林权流转的概念 | 第17页 |
2.2.3 林权交易市场概念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8-24页 |
3.1 中国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 | 第18页 |
3.2 林业产权交易市场的结构 | 第18-19页 |
3.2.1 政府主导的林权交易市场 | 第18-19页 |
3.2.2 市场驱动的林权交易市场 | 第19页 |
3.2.3 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林权交易市场 | 第19页 |
3.3 典型林权交易市场的比较 | 第19-24页 |
3.3.1 林权交易市场单位性质的比较 | 第20-21页 |
3.3.2 林权交易市场组织架构的比较 | 第21页 |
3.3.3 林权交易市场主要职能的比较 | 第21页 |
3.3.4 林权交易市场经营范围的比较 | 第21-22页 |
3.3.5 林权交易市场的主要成果业绩 | 第22-24页 |
第四章 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数据分析 | 第24-31页 |
4.1 数据来源 | 第24页 |
4.2 场内交易数量与金额分析 | 第24-25页 |
4.3 场内权属性质分析 | 第25-26页 |
4.4 场内交易方式分析 | 第26-28页 |
4.5 场内林权类型分析 | 第28-29页 |
4.6 场内流转期限和流转面积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五章 影响场内单笔林权交易金额的因素分析 | 第31-46页 |
5.1 研究假设 | 第31-32页 |
5.2 样本选择 | 第32页 |
5.3 模型的选择与设计 | 第32-33页 |
5.3.1 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 | 第32页 |
5.3.2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的计算 | 第32-33页 |
5.4 描述性统计 | 第33-34页 |
5.5 回归分析 | 第34-44页 |
5.5.1 整体交易数据的回归分析 | 第34-38页 |
5.5.2 林地使用权的回归分析 | 第38-42页 |
5.5.3 林木所有权的回归分析 | 第42-44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46-49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46-47页 |
6.2 几点建议 | 第47-49页 |
第七章 结束语 | 第49-51页 |
7.1 研究创新点 | 第49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