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粒状污染物论文

上海人为源排放及交通减排对本地PM2.5影响模拟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天气形势分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人为源贡献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减排效果模拟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1.3 研究区域概况第20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第20-21页
    1.5 各章节主要内容第21-22页
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数据第22-28页
    2.1 本研究技术路线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数值模式介绍及实验设计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WRF-Chem模式介绍及实验设计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人为源排放清单介绍第25页
    2.3 实测数据资料、站点分布及天气图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模式评价参数第27-28页
第三章 不利天气条件下上海人为源排放对本地PM_(2.5) 贡献第28-45页
    3.1 上海人为源大气污染排放现状第28页
    3.2 影响上海市空气质量的地面天气类型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地面天气类型与霾日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天气形势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3.3 WRF-Chem模拟结果验证及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气象要素模拟结果验证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污染物模拟结果验证第37-39页
    3.4 上海人为源排放对本地PM_(2.5)贡献第39-4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交通减排对上海PM_(2.5) 污染事件影响模拟研究第45-56页
    4.1 上海市PM_(2.5)污染统计特征第45-47页
    4.2 WRF-Chem模拟结果验证及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气象要素的模拟验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污染物的模拟验证第49-52页
    4.3 交通减排对PM_(2.5)改善效果模拟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6-5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6-57页
    5.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57页
    5.3 展望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玉米顺流干燥箱体内流场的数值分析与结构优化
下一篇:AZF工艺生产粒状水溶肥的技术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