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绪论 | 第7-11页 |
| 一、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7-8页 |
| 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 | 第8-11页 |
| 第一章 “小产权房”的概述 | 第11-15页 |
| 第一节 “小产权房”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| 一、“产权”概念 | 第11页 |
| 二、“小产权房”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节 “小产权房”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| 一、按照我国土地性质划分 | 第12-13页 |
| 二、按照房屋购买者使用目的划分 | 第13页 |
| 第三节 “小产权房”买卖的法律特征 | 第13-15页 |
| 一、不合法性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产权不完整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“小产权房”产生的原因及买卖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5-21页 |
| 第一节 “小产权房”产生的原因 | 第15-17页 |
| 一、体制原因——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| 第15页 |
| 二、法律原因——不完善的征收和监管制度 | 第15-16页 |
| 三、经济原因——村委会、开发商及居民的利益驱使 | 第16-17页 |
| 四、社会原因——居高不下的房价 | 第17页 |
| 第二节 “小产权房”买卖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7-21页 |
| 一、“小产权房”买卖立法不完善 | 第17-18页 |
| 二、有关“小产权房”的政策不明 | 第18页 |
| 三、“小产权房”买卖监管缺位 | 第18-19页 |
| 四、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| 第19页 |
| 五、“小产权房”买卖不受法律保护 | 第19-21页 |
| 第三章 我国“小产权房”买卖司法实务处理现状 | 第21-27页 |
| 第一节 “小产权房”买卖合同纠纷不予受理 | 第21-22页 |
| 一、村民自治事项不予受理 | 第21页 |
| 二、权利瑕疵不予受理 | 第21-22页 |
| 三、集体集资房不予受理 | 第22页 |
| 第二节 法院依据不同情况认定效力 | 第22-27页 |
| 一、同一集体组织成员之间买卖“小产权房”通常认定合同有效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集体组织成员外转让的合同通常无效 | 第23-27页 |
| 第四章 解决“小产权房”买卖问题的设想 | 第27-33页 |
| 第一节 完善土地法律制度 | 第27-28页 |
| 一、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出让制度 | 第27页 |
| 二、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| 第27页 |
| 三、允许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| 第27-28页 |
| 第二节 制定与“小产权房”买卖相关的法律制度 | 第28-29页 |
| 一、制定关于“小产权房”开发和建设环节的法律规定 | 第28页 |
| 二、制定关于“小产权房”入市交易的规章制度 | 第28页 |
| 三、现有“小产权房”买卖的应对与处置同样需要规制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节 “小产权房”买卖的分类处置 | 第29-33页 |
| 一、禁止规划设计新的“小产权房”出售 | 第29页 |
| 二、严格监管在建、在售“小产权房”的买卖行为 | 第29-30页 |
| 三、保护已经出售的“小产权房”买方的利益 | 第30-31页 |
| 四、政府收购一部分“小产权房”出租或出售 | 第31-33页 |
| 结语 | 第33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| 致谢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