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银行与LQ集团银企合作模式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2.3 简要评述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框架 | 第16-17页 |
1.4.2 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5 主要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银企合作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3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9页 |
2.2 相关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2.1 共生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共生理论在银企合作中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2.2.3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1页 |
2.2.4 信息不对称下的银企博弈 | 第21-2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| 第23-33页 |
3.1 国外经验 | 第23-28页 |
3.1.1 美国经验 | 第23-25页 |
3.1.2 日本经验 | 第25-27页 |
3.1.3 国外经验比较 | 第27-28页 |
3.2 国内经验 | 第28-31页 |
3.2.1 计划经济时期的银企关系 | 第28-29页 |
3.2.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关系 | 第29-30页 |
3.2.3 国内经验比较 | 第30-31页 |
3.3 国内外经验的启示 | 第31-3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IC银行与IQ集团银企合作案例分析 | 第33-50页 |
4.1 IC银行简介 | 第33页 |
4.2 LQ集团简介 | 第33-37页 |
4.3 IC银行与IQ集团银企合作现状 | 第37-44页 |
4.3.1 资金结算管理 | 第37-40页 |
4.3.2 公司信贷融资 | 第40-41页 |
4.3.3 投资银行业务 | 第41-42页 |
4.3.4 员工金融服务 | 第42-44页 |
4.4 IC银行与LQ集团银企合作取得的成绩 | 第44-45页 |
4.5 IC银行与LQ集团银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| 第45-49页 |
4.5.1 银行层面 | 第45-47页 |
4.5.2 企业层面 | 第47-4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优化银企合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| 第50-56页 |
5.1 银行层面 | 第50-52页 |
5.1.1 提升银行信贷管理水平 | 第50页 |
5.1.2 优化信贷审批流程 | 第50-51页 |
5.1.3 构建多元化金融产品 | 第51页 |
5.1.4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,提高团队服务质量 | 第51-52页 |
5.2 企业层面 | 第52-55页 |
5.2.1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| 第52-53页 |
5.2.2 注重自身的诚信度、资信度 | 第53-54页 |
5.2.3 增加持续盈利能力 | 第54-55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主要结论与研究前瞻 | 第56-59页 |
(一)主要结论 | 第56-57页 |
(二)研究前瞻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