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荧光探针概述及进展 | 第11-16页 |
1.1.1 荧光探针响应机理 | 第11-13页 |
1.1.2 荧光探针的结构及循环利用 | 第13-14页 |
1.1.3 聚合物荧光探针 | 第14-16页 |
1.2 水凝胶作为传感器 | 第16-18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8-21页 |
第2章 基于罗丹明6G的可重复利用可视P(AAm-co-R6GCH)水凝胶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| 第21-37页 |
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1-22页 |
2.1.1 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1.2 实验药品或试剂 | 第22页 |
2.2 化合物R6GCH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2-27页 |
2.2.1 N-罗丹明6G内酰胺-N'-水合肼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2-24页 |
2.2.2 化合物R6GCH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4-27页 |
2.3 化合物R6GCH的理论计算研究 | 第27-28页 |
2.4 化合物R6GCH的光学性能分析 | 第28-31页 |
2.4.1 化合物R6GCH的紫外-可见光谱研究 | 第28-29页 |
2.4.2 化合物R6GCH的荧光发射光谱研究 | 第29-30页 |
2.4.3 pH值对化合物R6GCH荧光性能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4.4 化合物R6GCH对金属离子检测限的测试 | 第31页 |
2.5 P(AAm-co-R6GCH)可视水凝胶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| 第31-36页 |
2.5.1 P(AAm-co-R6GCH)水凝胶荧光探针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2.5.2 P(AAm-co-R6GCH)水凝胶制备条件的确定 | 第32-33页 |
2.5.3 P(AAm-co-R6GCH)水凝胶成胶率及溶胀曲线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5.4 P(AAm-co-R6GCH)水凝胶对Hg2+的识别研究 | 第34-35页 |
2.5.5 P(AAm-co-R6GCH)水凝胶循环使用测试 | 第35-36页 |
2.6 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基于罗丹明6G的可重复利用可视P(AAm-co-R6GCHH)水凝胶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| 第37-53页 |
3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7-38页 |
3.1.1 实验仪器 | 第37-38页 |
3.1.2 实验药品或试剂 | 第38页 |
3.2 化合物R6GCHH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8-43页 |
3.2.1 N-罗丹明6G内酰胺-N'-羟乙基肼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8-40页 |
3.2.2 化合物R6GCHH的制备及表征 | 第40-43页 |
3.3 化合物R6GCHH的理论计算研究 | 第43-44页 |
3.4 化合物R6GCHH的光学性能分析 | 第44-47页 |
3.4.1 化合物R6GCHH的紫外-可见光谱研究 | 第44-45页 |
3.4.2 化合物R6GCHH的荧光发射光谱研究 | 第45-46页 |
3.4.3 pH值对化合物R6GCHH荧光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4.4 化合物R6GCHH对金属离子检测限的测试 | 第47页 |
3.5 P(AAm-co-R6GCHH)可视水凝胶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| 第47-52页 |
3.5.1 P(AAm-co-R6GCHH)水凝胶荧光探针的制备 | 第47-48页 |
3.5.2 P(AAm-co-R6GCHH)水凝胶制备条件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3.5.3 P(AAm-co-R6GCHH)水凝胶成胶率及溶胀曲线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5.4 P(AAm-co-R6GCHH)水凝胶对Hg2+的识别研究 | 第50-51页 |
3.5.5 P(AAm-co-R6GCHH)水凝胶循环使用测试 | 第51-52页 |
3.6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4章 两种基于(3-巯丙基)三甲氧基硅烷的改性二元多孔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| 第53-67页 |
4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54-55页 |
4.1.1 实验仪器 | 第54页 |
4.1.2 实验试剂或药品 | 第54-55页 |
4.2 二元多孔树脂的制备 | 第55-56页 |
4.2.1 多孔螯合树脂P(HEMA-EGDMA)-SH的制备 | 第55页 |
4.2.2 多孔螯合树脂P(HEMA-GDMA)-SH的制备 | 第55-56页 |
4.3 样品的表征方法和手段 | 第56-57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3页 |
4.4.1 二元多孔树脂的元素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4.2 二元多孔树脂的特征官能团 | 第58页 |
4.4.3 二元多孔树脂的核磁共振氢谱研究 | 第58-60页 |
4.4.4 二元多孔树脂的表面形态 | 第60页 |
4.4.5 二元多孔树脂的晶体结构 | 第60-61页 |
4.4.6 二元多孔树脂的孔结构 | 第61-63页 |
4.5 多孔树脂对铅离子(Pb~(2+))的吸附研究 | 第63-64页 |
4.5.1 吸附动力学分析 | 第63页 |
4.5.2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6 小结 | 第64-67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5.1 结论 | 第67页 |
5.2 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3页 |
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