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路面自动化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1.1 自动化检测的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1.2 自动化检测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自动化检测系统技术原理 | 第20-26页 |
2.1 自动化检测系统基本结构结成 | 第21-22页 |
2.2 路面病害检测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3 路面平整度检测原理 | 第23-24页 |
2.4 路面车辙检测原理 | 第24页 |
2.5 前方景观测量系统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| 第26-34页 |
3.1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| 第26-32页 |
3.1.1 国外公路评价指标 | 第27-28页 |
3.1.2 国内公路评价指标 | 第28-32页 |
3.2 改建沥青路面评价指标 | 第32-34页 |
3.2.1 一般规定 | 第32页 |
3.2.2 原有路面主要调查分析内容 | 第32-33页 |
3.2.3 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| 第33页 |
3.2.4 对于病害设计解决方案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沥青路面自动化检测可靠性分析 | 第34-52页 |
4.1 可靠性的基本理论简介 | 第34-35页 |
4.2 可靠性理论的发展状况简介 | 第35-38页 |
4.2.1 可靠性理论的初级阶段 | 第35页 |
4.2.2 可靠性理论的发展阶段 | 第35-38页 |
4.3 自动化检测不确定度筛选 | 第38-39页 |
4.3.1 测量不确定度概念 | 第38页 |
4.3.2 不确定度的来源 | 第38-39页 |
4.4 沥青路面自动化检测平整度可靠性分析 | 第39-44页 |
4.4.1 B类测量不确定度Ub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| 第39-40页 |
4.4.2 A类测量不确定度Ua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| 第40页 |
4.4.3 检测速度影响试验 | 第40-41页 |
4.4.4 重复性试验 | 第41-42页 |
4.4.5 相关性试验 | 第42-44页 |
4.4.6 自动检测系统平整度检测可靠性试验结论 | 第44页 |
4.5 沥青路面自动化检测车辙可靠性分析 | 第44-48页 |
4.5.1 B类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| 第44-45页 |
4.5.2 A类测量不确定度Ua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| 第45页 |
4.5.3 重复性试验 | 第45-47页 |
4.5.4 相关性试验 | 第47-48页 |
4.5.5 自动检测系统车辙检测可靠性试验结论 | 第48页 |
4.6 激光视频病害检测系统检测时可靠性的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6.1 B类测量不确定度Ub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| 第48-49页 |
4.6.2 A类测量不确定度Ua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| 第49页 |
4.6.3 路面裂缝宽度辨别可靠性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6.4 路面病害面积统计示值可靠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6.5 自动化检测视频病害检测可靠性结论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沥青路面自动化检测评价及应用 | 第52-78页 |
5.1 自动化检测评价 | 第52-53页 |
5.2 自动化检测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 | 第53-64页 |
5.2.1 技术标准 | 第54页 |
5.2.2 现有道路建设情况 | 第54-55页 |
5.2.3 现有路基布置形式 | 第55页 |
5.2.4 路面检测 | 第55-60页 |
5.2.5 损坏原因分析 | 第60-64页 |
5.2.6 确定设计方案 | 第64页 |
5.3 自动化检测在路面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| 第64-78页 |
5.3.1 路面管理系统概念与现状 | 第65-66页 |
5.3.2 路面管理系统组成 | 第66-69页 |
5.3.3 养护决策系统功能组成 | 第69-70页 |
5.3.4 综合演示分析系统 | 第70-71页 |
5.3.5 路面管理系统功能界面展示 | 第71-7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6.1 结论 | 第78页 |
6.2 展望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2页 |
Author brief introduction | 第82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