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特种结构论文--抗震动结构、防灾结构论文--耐震、隔震、防爆结构论文

山地掉层隔震结构倾覆失效机理及振动台试验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30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-16页
    1.2 山地隔震建筑的分类第16-18页
    1.3 山地掉层隔震结构的优势第18-2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山地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隔震技术应用与发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山地隔震技术研究现状第26-27页
    1.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-30页
第二章 山地掉层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研究第30-7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0-31页
    2.2 基础隔震结构倾覆失效机理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础隔震橡胶支座竖向力分布规律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竖向拉压刚度一致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竖向拉压刚度不一致第37-39页
    2.3 掉层隔震结构顺坡向倾覆失效机理第39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山地掉层橡胶隔震支座竖向力分布规律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竖向拉压刚度一致第4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竖向拉压刚度不一致第55-66页
    2.4 倾覆失效机理的应用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横坡向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顺坡向第68-7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第三章 山地掉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第72-11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72-73页
    3.2 试验目的第73页
    3.3 试验原型第73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验原型概况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山地掉层隔震结构包络设计法第75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动力弹塑性分析验算第83-85页
    3.4 振动台缩尺模型第85-10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试验振动台简介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相似关系的确定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材性试验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第88-103页
    3.5 振动台试验方案第103-10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测点布置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地震动选择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试验工况第107-10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109-110页
第四章 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第110-16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110页
    4.2 隔震结构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10-1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现象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楼层加速度第112-11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楼层位移第117-1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隔震层反应第123-1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倾覆机理验证第138-146页
    4.3 抗震结构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46-1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试验现象第146-1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楼层加速度第151-1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楼层位移第154-156页
    4.4 隔震与抗震结构试验结果对比第156-1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楼层加速度第156-1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楼层位移第157-1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上接地水平剪力第158-159页
    4.5 有限元数值模拟第159-163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163-166页
第五章 导轨式抗拉橡胶支座第166-18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66-167页
    5.2 导轨式抗拉橡胶支座构造第167页
    5.3 力学性能试验第167-1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试件设计与试验装置第167-1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试验方案第169-1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试验结果第170-171页
    5.4 有限元数值模拟第171-17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171-1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数值模拟结果第172-175页
    5.5 工程实例第175-18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工程概况与模型第175-17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地震动选择第177-17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分析结果第178-180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80-182页
第六章 结论第182-186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182-184页
    6.2 本文创新点第184-185页
    6.3 需进一步研究内容第185-186页
参考文献第186-197页
致谢第197-198页
附录:攻读博士期间取得成果第198-200页
    附录A:发表学术论文第198-199页
    附录B:申请及公布专利第199-200页
    附录C:参与基金第200页
    附录D:参编规范与教材第200页

论文共2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附加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的减震效率研究
下一篇:酸雨环境下CFRP增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耐久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