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立体视觉的汽车安全车距预警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引言 | 第12-13页 |
·车距测量系统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意义和内容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7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双目立体视觉理论 | 第19-24页 |
·马尔视觉理论框架 | 第19-20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基本原理 | 第20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模式 | 第20-22页 |
·双目横向平行模式 | 第20-21页 |
·双目横向汇聚模式 | 第21-22页 |
·试验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| 第22-23页 |
·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 | 第24-41页 |
·摄像机成像模型 | 第24-29页 |
·三种坐标系 | 第24-26页 |
·线性摄像机模型 | 第26-27页 |
·非线性摄像机模型 | 第27-29页 |
·摄像机参数求解 | 第29-35页 |
·摄像机标定方法概述 | 第29-30页 |
·Tsai 的两步法标定原理 | 第30-32页 |
·张正友平面模板标定法 | 第32-34页 |
·改进的张氏平面标定法 | 第34-35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试验 | 第35-40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原理 | 第35-36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单摄像机标定试验 | 第36-39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双摄像机标定试验 | 第39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基于车辆底部下缘阴影的前方车辆检测 | 第41-56页 |
·车辆检测概述 | 第41-43页 |
·车辆检测算法组成 | 第41-42页 |
·车辆检测算法 | 第42-43页 |
·目标车辆所在区域的确定 | 第43-53页 |
·图像的灰度化 | 第43-44页 |
·图像二值化 | 第44-46页 |
·道路区域边缘检测 | 第46-51页 |
·基于形态学的噪声处理 | 第51-52页 |
·利用Hough 变换检测路面边缘 | 第52-53页 |
·目标车辆检测 | 第53-55页 |
·车辆底部下缘阴影的检测 | 第53-54页 |
·目标车辆的确定 | 第54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双目立体视觉测距系统原理及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6-64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测距原理 | 第56-58页 |
·三角测距原理 | 第56-57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测距的数学模型 | 第57-58页 |
·公垂线中点法测距原理 | 第58-61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车距实测 | 第61-63页 |
·测距试验 | 第61-62页 |
·试验数据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基于DM642 的系统硬件设计和实现 | 第64-70页 |
·系统结构框架及硬件设计 | 第64-68页 |
·双目立体摄像模块 | 第65-66页 |
·基于DM642 的产品开发平台 | 第66-68页 |
·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| 第68-69页 |
·试验分析 | 第69页 |
·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总结 | 第70-71页 |
·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