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负荷特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负荷预测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及负荷预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框架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分析 | 第17-29页 |
2.1 负荷基本分类及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2 影响负荷特性变化的因素 | 第18-22页 |
2.2.1 经济发展水平、居民收入的影响 | 第18-20页 |
2.2.2 电价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2.3 气温气候的影响 | 第21页 |
2.2.4 农网改造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2.5 典型用户的影响 | 第22页 |
2.2.6 其它因素影响 | 第22页 |
2.3 负荷特性指标分析 | 第22-28页 |
2.3.1 日负荷特性指标 | 第23-25页 |
2.3.2 月负荷特性指标 | 第25-27页 |
2.3.3 季负荷率 | 第27页 |
2.3.4 年负荷率特性指标 | 第27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某县域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| 第29-37页 |
3.1 负荷特性分析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2 某县域负荷特性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.1 典型日负荷特性变化分析 | 第30页 |
3.2.2 月度负荷特性变化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3 年度负荷特性变化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3 典型行业用电负荷特性变化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3.1 大工业负荷分析 | 第32页 |
3.3.2 非普工业负荷分析 | 第32页 |
3.3.3 商业用电负荷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3.4 农村居民用电负荷 | 第33-34页 |
3.3.5 自创业用电负荷 | 第34页 |
3.3.6 部队、院校用电负荷 | 第34页 |
3.3.7 机械行业 | 第34-35页 |
3.4 负荷特性变化趋势总结 | 第35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某县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| 第37-46页 |
4.1 负荷预测的含义、基本原理及概述 | 第37-42页 |
4.1.1 电力负荷预测的含义 | 第37-39页 |
4.1.2 负荷预测基本原理 | 第39页 |
4.1.3 电力负荷预测概述 | 第39-42页 |
4.2 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2.1 经典预测方法 | 第42页 |
4.2.2 传统预测方法 | 第42页 |
4.2.3 现代预测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3 基于时间序列法电力负荷理论 | 第43-45页 |
4.3.1 时间预测序列过程 | 第43页 |
4.3.2 时间预测序列计算模型 | 第43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基于时间序列法电力负荷预测分析 | 第46-53页 |
5.1 时间序列法线性模型 | 第46-48页 |
5.1.1 模型分类及数学描述 | 第46-47页 |
5.1.2 模型的统计特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5.2 县域负荷预测实例分析 | 第48-52页 |
5.2.1 电力负荷误差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2.2 电力负荷预测分析 | 第50-52页 |
5.3 本章小节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3-55页 |
6.1 总结 | 第53页 |
6.2 未来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自我简介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