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级电容—三元电池混合储能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配网自动化终端电源的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超级电容储能电源的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配网自动化的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3 配网自动化终端电源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超级电容研究与应用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 | 第19-31页 |
2.1 系统设计需求 | 第19页 |
2.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| 第19-22页 |
2.2.1 系统组成框图 | 第20-21页 |
2.2.2 系统工作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3 超级电容的原理及等效模型 | 第22-26页 |
2.3.1 超级电容储能原理 | 第22-24页 |
2.3.2 超级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 | 第24-25页 |
2.3.3 超级电容容量计算 | 第25-26页 |
2.4 三元电池选型 | 第26-29页 |
2.4.1 电池性能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4.2 三元电池储能原理 | 第28-29页 |
2.5 Boost升压控制电路原理 | 第29-30页 |
2.5.1 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(CCM) | 第29-30页 |
2.5.2 电感电流断续导通模式(DCM) | 第3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储能系统硬件设计 | 第31-50页 |
3.1 主电路设计 | 第31-37页 |
3.1.1 电感参数的选取 | 第31-32页 |
3.1.2 输出滤波电容参数的选取 | 第32-33页 |
3.1.3 开关管IGBT的选取 | 第33-37页 |
3.2 控制电路设计 | 第37-44页 |
3.2.1 主控芯片选取 | 第37-38页 |
3.2.2 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| 第38-40页 |
3.2.3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| 第40-42页 |
3.2.4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| 第42-44页 |
3.3 保护电路设计 | 第44-47页 |
3.3.1 过流保护电路 | 第44页 |
3.3.2 电压保护电路 | 第44-45页 |
3.3.3 温度保护电路 | 第45-47页 |
3.4 电磁兼容设计 | 第47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储能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0-57页 |
4.1 主程序流程设计 | 第50-52页 |
4.2 AD采集程序流程设计 | 第52-53页 |
4.3 保护程序流程设计 | 第53-54页 |
4.4 显示程序设计 | 第54-55页 |
4.5 充放电流程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储能系统仿真及应用分析 | 第57-64页 |
5.1 储能系统主电路仿真 | 第57-58页 |
5.2 储能系统应用分析 | 第58-63页 |
5.2.1 超级电容模组应用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2.2 三元电池模组应用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2.3 储能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| 第60-6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总结 | 第64-65页 |
6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