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 旅游线路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旅游线路概念 | 第9-10页 |
1.2.2 旅游线路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3 复杂网络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1-13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5-21页 |
2.1 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评价指标 | 第15-18页 |
2.1.1 网络密度 | 第15页 |
2.1.2 中心势 | 第15-16页 |
2.1.3 核心-边缘模型 | 第16-17页 |
2.1.4 中心性 | 第17-18页 |
2.2 空间自相关 | 第18-19页 |
2.3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4 核密度估计法 | 第20-21页 |
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| 第21-26页 |
3.1 研究区概况 | 第21-24页 |
3.1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1-22页 |
3.1.2 旅游资源概况 | 第22-23页 |
3.1.3 旅游发展概况 | 第23-24页 |
3.2 数据来源 | 第24-26页 |
4 杭州市旅游景点及客源地分布特征 | 第26-29页 |
4.1 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| 第26-27页 |
4.1.1 空间分布均衡性 | 第26-27页 |
4.1.2 分布密度 | 第27页 |
4.2 客源地分布特征 | 第27-29页 |
5 杭州市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 | 第29-41页 |
5.1 网络模型构建 | 第29-30页 |
5.2 整体网络结构特征 | 第30-32页 |
5.2.1 密度分析 | 第30页 |
5.2.2 中心势分析 | 第30-31页 |
5.2.3 核心-边缘分析 | 第31-32页 |
5.3 网络节点结构特征 | 第32-41页 |
5.3.1 程度中心性分析 | 第32-35页 |
5.3.2 亲近中心性分析 | 第35-38页 |
5.3.3 中介中心性分析 | 第38-41页 |
6 杭州市不同旅游时间网络空间结构特征 | 第41-61页 |
6.1 不同停留时间整体网络结构特征 | 第41-45页 |
6.1.1 密度分析 | 第41-42页 |
6.1.2 核心-边缘分析 | 第42-45页 |
6.2 不同停留时间旅游线路网络节点结构特征 | 第45-61页 |
6.2.1 停留1天旅游线路网络节点结构特征 | 第45-50页 |
6.2.2 停留2天旅游线路网络节点结构特征 | 第50-55页 |
6.2.3 停留3天及以上旅游线路网络节点结构特征 | 第55-61页 |
7 杭州市旅游线路网络的影响因素 | 第61-67页 |
7.1 网络节点区位 | 第61-62页 |
7.1.1 空间分布均衡性 | 第61-62页 |
7.1.2 分布密度 | 第62页 |
7.2 网络节点距离 | 第62-63页 |
7.3 网络节点等级 | 第63-64页 |
7.4 网络节点类型 | 第64-65页 |
7.5 网络节点好评度 | 第65-67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70页 |
8.1 结论与建议 | 第67-69页 |
8.1.1 结论 | 第67-68页 |
8.1.2 建议 | 第68-69页 |
8.2 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附录 | 第75-78页 |
附录一:旅游线路网络二分化矩阵 | 第75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