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0页 |
一、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6-8页 |
二、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我国正当防卫法律适用现状 | 第10-17页 |
一、现状分析 | 第10-12页 |
二、典型案例一:于欢案 | 第12-15页 |
三、典型案例二:吴金艳案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正当防卫的条件构成及认定原则 | 第17-18页 |
一、正当防卫的条件 | 第17页 |
二、正当防卫的构成 | 第17页 |
三、正当防卫的认定原则 | 第17-18页 |
第四章 正当防卫与其他行为的界限 | 第18-22页 |
一、正当防卫与互殴 | 第18-20页 |
(一)可以对违反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的行为进行正当防卫 | 第18页 |
(二)防卫行为与伤亡后果有着天然的联系 | 第18-19页 |
(三)应当遵循从客观到主观,从违法到责任去认定犯罪 | 第19页 |
(四)防卫意识要求与否,都不能认定为互殴 | 第19页 |
(五)应当遵循“存疑利于被告人”原则 | 第19-20页 |
二、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| 第20-21页 |
(一)着眼于“武器对等”,认定防卫过当 | 第20页 |
(二)着眼于侵害结果与损害后果对比,认定防卫过当 | 第20页 |
(三)法律规定太笼统,司法人员随意性较大,认定防卫过当 | 第20-21页 |
三、正当防卫与故意犯罪 | 第21-22页 |
第五章 正当防卫法律适用的路径选择 | 第22-26页 |
一、完善正当防卫法律适用分析方法 | 第22-23页 |
(一)正确运用类型学思考 | 第22页 |
(二)正确运用客观性思考 | 第22-23页 |
(三)存在论和规范论思维方法的选择 | 第23页 |
二、正确理解正当防卫适用条件 | 第23-24页 |
三、改进犯罪构成理论,区分不法和责任 | 第24页 |
四、完善和充实法律规定 | 第24-26页 |
(一)完善刑法的相关规定 | 第24-25页 |
(二)完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| 第25-26页 |
结语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29页 |
致谢 | 第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