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天(宇宙航行)论文--推进系统(发动机、推进器)论文--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论文

液氢泵模拟介质试验仿真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1 前言第9-21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离心泵数值模拟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无黏流数值模拟阶段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黏流数值模拟阶段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液体火箭发动机氢泵模拟介质试验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水力试验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空气模拟介质试验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低温氮气模拟介质试验第16-17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目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对象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本文的主要思想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技术路线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本文主要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1.5 小结第20-21页
2 理论基础第21-58页
    2.1 泵的基本理论和相似理论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速度三角形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泵的基本方程式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相似条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泵相似定律第26-27页
    2.2 考虑雷诺准则的泵相似换算和模拟介质选取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考虑雷诺准则的泵相似换算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考虑雷诺准则的泵模拟介质选取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泵模拟介质的选取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2.3 可压缩介质的状态方程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液氢的状态方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ARK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ARK气体等熵过程方程第33-36页
    2.4 考虑介质压缩性的相似理论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工况面和相似线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不可压缩介质相似线与工况线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可压缩介质相似线与工况线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相似工况点的判定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2.5 泵内介质可压缩性对运动相似的影响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可压缩介质的泵内能量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可压缩介质理论扬程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可压缩介质理论扬程算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等熵扬程进行相似换算的合理性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不同压缩性介质的出口速度三角形比较第48-49页
    2.6 考虑可压缩性的雷诺准则模拟介质选取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模拟介质入口条件的确定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模拟介质泵运行工况确定第51-52页
    2.7 CFD基本理论和数值方法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CFD基本控制方程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湍流理论第53-55页
    2.8 使用软件介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CFX计算软件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ICEM网格划分软件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2.8.3 Creo2.0三维建模软件第56页
    2.9 小结第56-58页
3 小推力发动机氢泵氮气试验及仿真计算第58-96页
    3.1 低温氮气模拟介质试验第58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氢泵介绍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温氮气试验系统介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低温氮气试验结果分析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氮气试验总结第67-68页
    3.2 小推力发动机氢泵试验结果仿真计算第68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计算网格划分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水介质仿真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液氢介质仿真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低温氮气试验工况仿真第78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氮气试验工况仿真总结第83-85页
    3.3 小推力发动机氢泵雷诺准则氮气模拟仿真第85-9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氮气入口条件的确定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氮气模拟泵运行工况的确定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马赫数对流动的影响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重新确定氮气入口条件和工况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计算及结果分析第90-94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94-96页
4 中等推力发动机氢泵仿真计算第96-115页
    4.1 研究对象选取第96-97页
    4.2 中等推力发动机氢泵试验结果仿真计算第97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中等推力发动机氢泵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计算网格划分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水介质仿真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液氢介质仿真第103-106页
    4.3 中等推力发动机氢泵氮气模拟仿真第106-11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氮气入口条件的确定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氮气模拟泵运行工况的确定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原则3的修正和氮气入口条件重新确定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计算及结果分析第110-114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114-115页
5 大推力发动机氢泵仿真计算第115-128页
    5.1 大推力发动机氢泵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第115-117页
    5.2 计算网格划分第117-118页
    5.3 液氢介质计算第118-120页
    5.4 大推力发动机氢泵氮气模拟仿真第120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氮气入口条件和运行工况的确定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计算及结果分析第122-126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126-128页
总结与展望第128-131页
    论文主要内容总结第128-129页
    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第129-130页
    论文创新点第130页
    展望第130-131页
参考文献第131-13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3-134页
致谢第134-135页

论文共1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预压涡轮泵多级轴流式液力涡轮特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电力变压器检修决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