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
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15-26页 |
1.1 课题来源与背景 | 第15-17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 相关概念辨析 | 第19-21页 |
1.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1-25页 |
1.6 技术路线 | 第25-26页 |
2 徐州市乡村公共空间调查 | 第26-56页 |
2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6-29页 |
2.2 调查工作组织 | 第29页 |
2.3 样本村庄的选择和确定 | 第29-31页 |
2.4 样本村庄公共空间调查 | 第31-5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3 徐州乡村公共空间的综合分析 | 第56-68页 |
3.1 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因素 | 第56-57页 |
3.2 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动类型 | 第57-60页 |
3.3 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主体 | 第60-61页 |
3.4 乡村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 | 第61-63页 |
3.5 徐州乡村公共空间的问题总结 | 第63-6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4 徐州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| 第68-81页 |
4.1 基于本土特征的景观要素梳理 | 第68-72页 |
4.2 基于原有空间结构的秩序构建 | 第72-74页 |
4.3 基于村民需求的公共空间定位 | 第74-77页 |
4.4 立足发展的公共空间活力提升 | 第77-8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5 结论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
附录 | 第88-9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98-10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