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施工便道技术方案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项目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我国施工便道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1.2 项目工程概况 | 第12页 |
1.2 项目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2.1 施工便道重要作用 | 第12-13页 |
1.2.2 施工便道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类似工程 | 第14-15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卫星地图研究施工道路路网层次 | 第16-29页 |
2.1 利用卫星地图作为研究基础 | 第16-20页 |
2.1.1 卫星地图 | 第16-17页 |
2.1.2 将CAD中的线位导入卫星地图 | 第17-19页 |
2.1.3 卫星地图功能应用 | 第19-20页 |
2.2 施工道路路网层次划分 | 第20-23页 |
2.2.1 施工道路路网层次划分模型 | 第20页 |
2.2.2 项目所在地地方道路 | 第20-22页 |
2.2.3 项目所在地区域交通运输网络 | 第22-23页 |
2.3 施工便道网条件 | 第23-24页 |
2.3.1 一般施工便道与便桥运输含义 | 第23页 |
2.3.2 项目施工便道含义 | 第23页 |
2.3.3 项目施工便道路网条件 | 第23-24页 |
2.4 剑河至榕江第十施工合同段施工便道路网构成 | 第24-28页 |
2.4.1 起点与第九施工合同段连接便道路网 | 第24页 |
2.4.2 终点与第十一施工合同段连接便道路网 | 第24-25页 |
2.4.3 第十施工合同段便道路网 | 第25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施工便道修建方案类型研究 | 第29-40页 |
3.1 施工单元划分 | 第29-30页 |
3.1.1 施工单元划分意义 | 第29页 |
3.1.2 施工单元研究 | 第29-30页 |
3.1.3 施工单元划分实例 | 第30页 |
3.2 下行单向便道模型 | 第30-34页 |
3.2.1 路基施工便道模型的功能定义 | 第30页 |
3.2.2 路基施工便道与弃土场关系 | 第30-32页 |
3.2.3 路基施工便道技术条件 | 第32-34页 |
3.3 上行单向道路模型 | 第34-36页 |
3.3.1 桥梁施工道路模型的功能 | 第34页 |
3.3.2 桥梁施工道路(便道)与桥梁墩台关系 | 第34-35页 |
3.3.3 桥梁施工便道技术条件 | 第35-36页 |
3.4 上行与下行双向道路模型 | 第36-39页 |
3.4.1 隧道施工道路模型的功能 | 第36页 |
3.4.2 隧道施工便道与隧道洞口关系 | 第36-38页 |
3.4.3 隧道施工道路(便道)技术条件 | 第38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施工便道方案设计与技术指标确定 | 第40-58页 |
4.1 三维卫星地图应用 | 第40-41页 |
4.1.1 等高线自动生成并叠加三维地球表面 | 第40-41页 |
4.1.2 卫星三维地图便道选线 | 第41页 |
4.2 山区施工便道方案设计 | 第41-47页 |
4.2.1 山腰线特点 | 第41-42页 |
4.2.2 沿水便道方案 | 第42-43页 |
4.2.3 顺山便道方案 | 第43-45页 |
4.2.4 便道方案模型 | 第45-47页 |
4.3 山区施工便道平面与横断面指标技术研究 | 第47-57页 |
4.3.1 施工主要运输车辆参数 | 第47-48页 |
4.3.2 代表车型轨迹研究 | 第48-49页 |
4.3.3 平面指标确定 | 第49-50页 |
4.3.4 设置曲线加宽模型 | 第50-52页 |
4.3.5 视距 | 第52-53页 |
4.3.6 设置回车道模型 | 第53-5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施工便道定线技术 | 第58-82页 |
5.1 电子地形图应用 | 第58-65页 |
5.1.1 地形图的应用 | 第58页 |
5.1.2 地形图确定点、线 | 第58-59页 |
5.1.3 路线坡度与地面线 | 第59-60页 |
5.1.4 汇水面积计算 | 第60-61页 |
5.1.5 土石方量计算 | 第61-65页 |
5.2 电子地形图定便道路线导线 | 第65-70页 |
5.2.1 施工便道路线设计原则 | 第65页 |
5.2.2 施工便道的预期功能 | 第65-66页 |
5.2.3 自然展线定便道路线导线 | 第66-68页 |
5.2.4 回头展线定便道路线导线 | 第68-70页 |
5.3 便道计算机辅助设计 | 第70-75页 |
5.3.1 设备条件 | 第70-71页 |
5.3.2 设计流程 | 第71-75页 |
5.4 剑河至榕江第十施工合同段便道实施实例 | 第75-8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6.1 结论与创新 | 第82页 |
6.2 展望与进一步研究问题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