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政治理论论文--其他政治理论问题论文--自由、平等、博爱论文

新自由主义的实践走向研究

摘要第4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绪论第16-34页
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6-19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9-30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四、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第32-34页
第一章 相关概念辨析第34-54页
    第一节 自由主义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自由主义的起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自由主义的观念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自由主义的主张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自由主义的内涵第41页
    第二节 古典自由主义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契约论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功利主义第45-49页
    第三节 现代自由主义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新的自由主义(NewLiberalism)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自由主义(Neo-Liberalism)第52-54页
第二章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视野第54-77页
    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兴起第54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时代机缘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理论兴起第57-61页
    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第61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时代变化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理论拓展第62-70页
    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实质第70-7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资本主义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政策主张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资本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现实展现第75-77页
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历程第77-128页
    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在英美两国的实践第77-9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不断推进的私有化进程第78-8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推崇金融自由化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推出“华盛顿共识”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利弊同现的实践后果第90-93页
    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地区的实践第9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多方推动的传播背景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“贝克计划”到“布雷迪计划”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从私有化到自由化第99-10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弊大于利的实践后果第103-107页
    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对苏东剧变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影响第107-1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意识形态多元化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第107-11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500天计划”消解经济体制第111-115页
    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对俄罗斯和苏联解体后的部分东欧国家的实践影响第115-1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休克疗法”第116-1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第119-128页
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的发展现状第128-152页
    第一节 走出理论危机的尝试第128-1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不可避免的理论冲突第128-1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摆脱危机的审视与回应第132-134页
    第二节 突破实践困境的探索第134-1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难以逾越的实践缺陷第135-1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弥补缺陷的探索和努力第140-148页
    第三节 未来前景与可能走向第148-1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力量尚需壮大第1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西方国家有效替代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方案尚未形成第148-1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左翼运动尚未形成对新自由主义的真正的挑战第149-15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新自由主义在一定时期内还会继续存在第150-152页
第五章 新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选择第152-180页
    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第152-1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初期传播出现自由化苗头第153-1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期扩散引起私有化主张第154-15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后期审视形成理性认知第156-158页
    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第158-1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为改革开放拓展了视野第158-15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试图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159-16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试图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第160-16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试图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第162-163页
    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的困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第163-18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科学认识新自由主义第163-17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自由主义困境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四个自信”第170-17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中国应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第174-180页
结语第180-182页
参考文献第182-193页
后记第193-194页

论文共1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张闻天民主思想对人民民主的贡献研究--基于历史发展脉络的角度
下一篇:艾思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贡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