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--吸附剂论文--无机吸附剂论文--用作吸附剂的人造硅酸盐论文

多级孔在分子筛体系中的创建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前言第15-17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-29页
    1.1 多级孔分子筛的概述第17页
    1.2 合成分子筛的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化学试剂合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矿物原料合成第18-19页
    1.3 多级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脱金属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层状分子筛扩孔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纳米颗粒组装合成多级孔分子筛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模板辅助合成多级孔ZSM-5分子筛第20-21页
    1.4 ZSM-5分子筛的应用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制芳烃反应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低碳烷烃脱氢反应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甲醇制汽油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生物油裂解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废水处理第24-25页
    1.5 以高岭土为原料合成分子筛第25-26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提出的目的和意义第26-29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9-33页
    2.1 化学试剂及仪器第29-30页
    2.2 样品结构表征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X射线晶体粉末衍射(XRD)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(BET)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扫描电镜(SEM)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透射电镜(TEM)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(FT-IR)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X射线荧光光谱(XRF)分析第31-33页
第三章 高岭土原位合成NaY分子筛第33-43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3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高岭土合成NaY分子筛实验步骤第33-34页
    3.3 结果表征与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高岭土合成复合NaY的结果表征第34-36页
    3.4 条件考察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偏土和高土加入量的考察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晶化时间考察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凝胶碱度条件考察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体系水量条件考察第40-4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四章 高岭土晶种法原位合成ZSM-5第43-61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3-44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岭土晶种法原位合成ZSM-5分子筛实验步骤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高岭土晶种法原位合成ZSM-5分子筛表征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高岭土晶种法原位合成ZSM-5的条件考察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体系中加入TPHAc合成多级孔分子筛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高岭土晶种法原位合成ZSM-5的放大实验第54-57页
    4.3 成本核算第57-58页
    4.4 晶化机理第5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8-61页
第五章 TPABr/TPHAc在高岭土原位合成多级孔ZSM-5第61-87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61-62页
    5.2 TPABr/TPHAc在高岭土原位合成多级孔ZSM-5实验部分第62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步骤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表征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验的条件考察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实验的反应机理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TPABr/TPHAc在高岭土原位合成多级孔ZSM-5的放大实验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TPABr/TPHAc常规合成ZSM-5放大实验第75-77页
    5.3 以酸处理土,TPABr/TPHAc,合成多级孔ZSM-5实验部分第77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实验步骤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结果表征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以酸处理土,TPABr/TPHAc,合成多级孔ZSM-5条件考察第81-8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6-87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-8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7-8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5页
致谢第95-97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7-99页
作者及导师简介第99-100页
附件第100-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重力法制备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基础研究
下一篇:扩链剂体积及顺反结构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