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尔滨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3-14页 |
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1.1 生态系统相关概念 | 第14页 |
2.1.2 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2 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2.2.1 生态学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2 景观生态学理论 | 第16页 |
2.2.3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3 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 | 第18-46页 |
3.1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基础 | 第18-23页 |
3.1.1 通河县上位规划定位 | 第18-21页 |
3.1.2 通河县现状基础资料 | 第21-23页 |
3.2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方法 | 第23-29页 |
3.2.1 数据支持 | 第23-25页 |
3.2.2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评价方法 | 第25-26页 |
3.2.3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| 第26-27页 |
3.2.4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2.5 生态功能区划方法 | 第28-29页 |
3.3 生态功能区划相关评价结果 | 第29-39页 |
3.3.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趋势评价 | 第29-32页 |
3.3.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| 第32-35页 |
3.3.3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 | 第35-39页 |
3.4 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 | 第39-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4 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 | 第46-65页 |
4.1 规划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6-51页 |
4.1.1 规划目标的确定 | 第46-49页 |
4.1.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9-51页 |
4.2 保护规划 | 第51-58页 |
4.2.1 通河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 | 第52-54页 |
4.2.2 通河县相关治理与规划 | 第54-58页 |
4.3 通河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对策及实施项目 | 第58-60页 |
4.3.1 重点工程项目选择 | 第58-60页 |
4.3.2 项目实施与执行计划 | 第60页 |
4.4 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对环境影响与效益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4.1 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对环境影响 | 第60-62页 |
4.4.2 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的效益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| 第70-8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