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混凝土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--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--框架论文

近场地震下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·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混凝土框架柱在地震中的主要破坏形态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双向地震作用导致角柱破坏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结构薄弱层柱上下两端形成塑性铰并引起结构倒塌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柱中部压屈破坏第14页
     ·短柱剪切破坏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由于变形滞后导致柱端破坏第15页
   ·近场地震的定义与主要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近场地震的定义第15页
     ·近场地震的主要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·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结构损伤模型第19页
     ·近场地震下反应谱的特性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总结第20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1-22页
第2章 近场地震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设计第22-37页
   ·概述第22-23页
   ·模型柱设计第23-25页
   ·模型柱材料的力学特性第25-26页
   ·试验装置第26-29页
   ·加载方式的确定第29-34页
     ·结构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近场地震波的选取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第31页
     ·结构时程分析结果第31-33页
     ·低周反复试验加载制度的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·试验数据的测量第34-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3章 近场地震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第37-58页
   ·概述第37页
   ·试验现象及模型柱的破坏形态第37-39页
     ·P-1模型柱第37-38页
     ·L-1模型柱第38-39页
     ·L-2模型柱第39页
     ·L-3模型柱第39页
   ·试验数据分析第39-57页
     ·骨架曲线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刚度退化第40-42页
     ·滞回性能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滞回耗能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应变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·截面约束应力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·塑性铰长度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变形分量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4章 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分析第58-69页
   ·概述第58页
   ·混凝土材料特性及其损伤特点第58页
   ·钢筋的材料特性及其损伤特点第58-59页
   ·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主要形态第59页
   ·钢筋混凝土柱损伤定量评估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·L系列柱试验结果与损伤分析比较第60-64页
   ·柱截面横向变形第64-67页
   ·截面横向变形评估损伤的适用性第67-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结论与展望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近地边界层风场模拟与预测研究
下一篇:钢筋混凝土柱快速加载试验及动力滞回规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