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压控制型逆变器控制策略及并网特性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 
| 注释表 | 第13-14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5页 | 
| 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 
| 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3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1.2.1 并网逆变器 | 第15-18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1.2.2 并网稳定性研究 | 第18-20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1.2.3 阻抗测量及稳定性判据 | 第20-23页 | 
| 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 
| 第二章 单相及三相VCI阻抗建模 | 第25-35页 | 
|     2.1 单相VCI输出阻抗特性分析 | 第25-28页 | 
|     2.2 三相VCI阻抗建模及特性分析 | 第28-33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2.2.1 逆变器结构及控制 | 第28-29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2.2.2 谐波线性化阻抗建模 | 第29-33页 | 
|     2.3 单相及三相VCI输出阻抗对比 | 第33-34页 | 
|     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 
| 第三章 基于下垂控制的并网逆变器阻抗建模 | 第35-50页 | 
|     3.1 二倍镜像频率耦合效应 | 第35-38页 | 
|     3.2 带功率外环的阻抗模型推导 | 第38-42页 | 
|     3.3 阻抗模型仿真验证 | 第42-44页 | 
|     3.4 下垂参数摄动对阻抗模型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3.4.1 下垂系数设计 | 第44-45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3.4.2 下垂系数变化对阻抗模型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 
|     3.5 下垂与VSG输出阻抗对比 | 第46-49页 | 
|     3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 
| 第四章 VCI并网特性分析 | 第50-63页 | 
|     4.1 逆变器并网稳定性 | 第50-55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4.1.1 阻抗稳定性 | 第50-51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4.1.2 阻抗交互作用 | 第51-55页 | 
|     4.2 虚拟阻抗的引入 | 第55-59页 | 
|     4.3 并网控制策略 | 第59-62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4.3.1 电网锁相环 | 第59-61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4.3.2 预同步控制 | 第61-62页 | 
|     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 
| 第五章 逆变器系统设计及实验验证 | 第63-76页 | 
|     5.1 硬件设计 | 第63-67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设计指标 | 第63-64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1.2 功率模块选取 | 第64-65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1.3 直流侧电容选取 | 第65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1.4 输出滤波器设计 | 第65-66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1.5 采样及保护电路 | 第66-67页 | 
|     5.2 控制算法设计 | 第67-69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函数模块设计 | 第67-68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2.2 下垂控制模块设计 | 第68-69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2.3 预同步控制 | 第69页 | 
|     5.3 并离网运行及阻抗模型测量实验 | 第69-71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3.1 并离网运行 | 第69-70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3.2 阻抗测量 | 第70-71页 | 
|     5.4 RT-LAB硬件在环实验平台 | 第71-72页 | 
|     5.5 并网阻抗稳定性实验验证 | 第72-75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5.1 电网阻抗变化时VCI并网实验 | 第72-73页 | 
|         5.5.2 加入虚拟阻抗后VCI并网实验 | 第73-75页 | 
|     5.6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 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 
|     6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76-77页 | 
|     6.2 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77-78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 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 
|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完成的项目 | 第83-84页 | 
| 附录 | 第84-85页 |